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322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168篇
综合类   366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36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以国有矿山企业档案建设为依托,系统分析了企业档案管理的现状与特征,提出了档案管理与建设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矿山企业档案管理与建设步伐,以促进矿山企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2.
Sand–gravel mining is a significant paramet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 function in modern societies. As demand for aggregate increase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flicts for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become more intense.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contested status quo in riverbed sand–gravel mining activities with an example from Greece, as a case study. The scope is to propose a methodology about good governance of the mining sector that promotes a sustainable sharing of aggregate resource by securing environment and safekeeping revenues in the mining trade market.  相似文献   
43.
The need for robust evidence to support conservation actions has driven the adoption of systematic approaches to research synthesis in ecology. However, applying systematic review to complex or open questions remains challenging, and this task is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as the quantity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increases. We drew on the science of linguistics for guidance as to why the process of identifying and sorting information during systematic review remains so labor intensive, and to provide potential solutions. Several linguistic properties of peer‐reviewed corpora—including nonrandom selection of review topics, small‐world properties of semantic networks,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word meaning—greatly increase the effort needed to complete the systematic review process. Conversely, the resolution of these semantic complexities is a common motivation for narrative reviews, but this process is rarely enacted with the rigor applied during linguistic analysis. Therefore, linguistics provides a unifying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some key challenges of systematic review and highlights 2 useful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First, in cases where semantic complexity generates barriers to synthesis, ecologists should consider drawing on existing methods—such as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or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 thesauri and ontologies—that provide tools for mapping and resolving that complexity. These tools could help individual researchers classify research material in a more robust manner and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ers on that topic. Second, a linguistic perspective highlights that scientific writing is a rich resource worthy of detailed study, an observation that can sometimes be lost during the search for data during systematic review or meta‐analysis. For example, mapping semantic networks can reveal redundancy and complementarity among scientific concepts, leading to new insight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Consequently, wider adoption of linguistic approaches may facilitate improved rigor and richness in research synthesis.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决老母矿近距煤层的开采难题,通过理论分析并利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出煤层前后推进150 m是最合理的步距,侧向采动支撑压力在15~50 m内存在影响。基于这些理论数据,确定回采巷道的合理位置,进而确定以内错距离范围为30~60 m的内错式布置方式布置巷道和无煤柱协调开采布局,并进行井下工程应用。最后把无煤柱协调开采布局与双巷掘进开采布局对比,得出无煤柱协调开采布局的先进性和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同类条件下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5.
以部分省(市)颁布的29份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社会化政策为研究样本,将市场准入、监测领域、运行管理和监督制裁作为政策文本的分析框架进行计量分析。部分省(市)相关规定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使以往混乱的社会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市场进一步规范化;但多数省(市)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社会化政策存在市场准入条件苛刻、监测领域有待放开、运行管理模式僵化、监督制裁手段单一等难题。最后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有序开放监测领域、构建多元管理模式、完善监督制裁体系等4项建议对上述难题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46.
刘艳丽 《新疆环境保护》2010,32(1):37-39,47
介绍哈密地区矿山企业发展现状,对矿业生产中具有共性的环境问题做了重点分析。深入探讨了在矿业开采中,应加强对当地矿山企业的管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新理念应用于矿山生产的全过程。这将有利于预防或减轻矿业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7.
矿区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李君剑  刘峰  周小梅 《环境科学》2015,36(5):1836-1841
矿区废弃地生态退化形势严峻,生态修复已成为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可作为评价土壤恢复质量的敏感因子.本研究将以山西省安太堡煤矿复垦区作为对象,分析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方式对土壤理化特征、参与氮代谢的3类菌群(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和4种酶活性(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均有显著影响.土壤总氮含量与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均显著相关,而与反硝化细菌不相关.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之间为负相关,而其它3种酶与有机碳和总氮之间呈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综合肥力指标,刺槐-油松混交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标最高,而未复垦综合肥力指标最低.可见,刺槐-油松混交林是晋西北干旱区矿区复垦较为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48.
微生物对汞矿区农田土壤汞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典型汞矿区农田土壤中汞的甲基化作用,实验以受汞污染的旱田土壤和稻田土壤为对象,分别进行灭菌,促进硫酸盐还原菌(SRB)活性处理,抑制SRB活性处理以及促进铁还原菌(FeRB)活性处理,分析非微生物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对土壤甲基汞(MeHg)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SRB活性处理的土壤MeHg生成量最高,其中旱田土MeHg增量为0.15~0.38μg·kg~(-1),稻田土壤MeHg增量为1~2μg·kg~(-1);抑制SRB活性处理和促进FeRB活性处理的MeHg增量较小,最高值仅为0.025μg·kg~(-1).相比于旱田土壤,稻田土壤具有更高的汞甲基化能力,其MeHg生成量是旱田土壤的4~9倍.土壤SRB数量与MeHg生成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2=0.57,P0.01).因此,该研究区土壤汞甲基化作用主要是微生物汞甲基化作用,且主要的汞甲基化细菌是SRB.此外,稻田是农田中MeHg生成的活跃地区,在评估和控制MeHg对人体健康危害时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9.
首先从放射性废水、废石及尾矿、放射性废气、运输、退役及辐射环境管理等六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铀矿冶三废处理现状,分析了中国铀矿冶在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所存在的辐射安全状况依然严峻、环境保护技术滞后、退役治理存在较明显的局限性与片面性、铀矿冶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地下水污染与控制措施及其研究不够等问题,最后对"十三五"中国铀矿冶放射性污染防治提出了加快铀矿冶退役治理进程、加强铀矿冶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铀矿山井下辐射防护工作、加快铀矿冶退役治理工程长期监护机制的出台、全面梳理铀矿冶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议,以期为中国铀矿冶领域放射性污染防治提供科学的和系统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0.
受污染土壤重金属随降雨径流输出已成为河流、湖泊等水体重金属超标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湘江中下游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日益严峻,以镉超标最为严重.研究以湘中矿区Cd超标农业小流域为实验场,选取流域内水稻、旱田、荒草地这3类土地利用模式设置径流小区进行自然降雨水文过程的原位观测.结果表明,雨水pH值由春季到夏季呈升高趋势,径流水相溶解态Cd浓度呈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季显著高于夏季,雨水pH值可显著影响土壤溶解态Cd向径流水相迁移,与径流水相溶解态Cd浓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同降雨条件下,稻田径流水相溶解态Cd浓度显著低于旱田和荒草地,旱田与荒草地Cd面源输出负荷显著高于水稻田,由于降雨量差异,3类土地利用类型溶解态Cd面源输出负荷的季节性规律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流域尺度重金属面源输出负荷定量估算以及湘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与水质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