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1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出舱活动过程中航天员的热舒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出舱活动中航天员- 服装系统的热平衡,阐述了影响航天员热舒适性的因素及热舒适性的评价标准,并对美国航天员舱外活动的冷应激的人体工程学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指出了提高航天员热舒适性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2.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成林 《灾害学》2003,18(4):79-84
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在安徽省旅游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讨论了“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3.
防护服的结构和尺寸直接影响穿着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本研究是在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模拟作业人员的动作,对工作服的穿着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对服装样板的结构和尺寸进行分析,提出了修改方案,制作了新的样板及工作服。试穿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服装结构和尺寸更加合理,穿着舒适性也有所改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合理设计防护服的结构及尺寸,保证穿着者的活动舒适性及安全性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针对矿井人体舒适度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见性,建立了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明、粉尘、噪声、着装感受、主观生理疲劳感受及主观心理疲劳感受九大评价指标,并对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进行改进,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将标准化方案引入模糊数学模型中,通过计算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此外,与标准化方案的对比还可以验证各方案的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到辰州矿业沃溪坑口的人体舒适度评价中,对3个不同中段的人体热舒适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标准值进行比对,所得评判向量为(0.862,0.777,0.633,0.831)。此结果表明,随着矿井中段位置的不断加深,舒适度显著下降,仅有16平处人体舒适度略高于标准值,深部42平处人体舒适度不符合井下环境标准,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一致。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95.
40°N以北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及消夏旅游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传统的近距离山地避暑,已不能满足大众对凉爽气候环境的需求。论文着眼我国高纬地区消夏旅游,选取212座城市1980—2010年长期气候观测数据,利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衣着指数对40°N以北城市夏季气候舒适度进行定量测评。研究结论如下:1从气候舒适度角度分析,空间上,东北地区适合消夏旅游的地域广阔,内蒙古和新疆北部山地,适合消夏旅游地域较小;时间上,6月气候舒适度最舒适,均值为7.62,8月次之,7月较差,均值仅6.81。2从旅游舒适期长短分析,东北三省以及新疆的阿勒泰消夏期最长,达60多天,而河北北部、内蒙古中部、新疆伊犁消夏期为30~45 d,内蒙古西部、新疆天山谷地最短,小于30 d;时间上,一年中8月舒适期最长,均值25.1 d,7月次之,6月最短,均值为19.9 d。3高纬地区,消夏旅游区划分为6种。在我国更适宜消夏旅游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高纬地区的中东部,并且以东北三省最具竞争力。研究可为游客消夏旅游目的地选择和相关部门消夏旅游开发及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为合理选拔和培训特定情境下的视觉搜索安检人员,从时间压力视角分析大五人格特征与视觉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的视觉搜索绩效的关系。通过变量分析和设计,提出VDT视觉搜索绩效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Visual Studio设计实验模拟视觉搜索安检任务,采集绩效及眼动数据;最后进行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人格特征的VDT视觉搜索绩效存在差异;所有人格特征的搜索策略随机指数随时间压力的增加而降低,但调整强度在不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差异,严谨性人格调整幅度最大;时间压力通过搜索策略的中介作用(部分)间接调节人格特征与VDT视觉搜索绩效的关系;较高和较低时间压力下,严谨性人格通过有效的搜索策略调整,绩效最好;中等时间压力下,开放性人格的绩效最好。研究结果可为视觉搜索作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研究单个气象要素和以"通用的热气候指数"表征的多要素综合效应与北京市2009~2012年呼吸系统疾病急诊人数的暴露-响应关系,并按年龄、性别分层.结果表明,对全人群而言,高温效应即时,低温作用滞后;湿度<30%能显著增加发病风险,且效应持久;3m/s风速对应发病风险最低.少儿(≤ 14岁)受热胁迫影响最强,尤其突出高温高湿作用;成人(15~59岁)受冷胁迫影响强且滞后性;老年患者(>60岁)对冷胁迫敏感,着重防范低温低湿.采用舒适指数探讨环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优于单要素表征,可加深对发病气象成因的理解,为科学预防、预测预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
Two vegetation-monitor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subplot frequency analysis (SF) and visual estimation of percentage cover (VE). Two independent observers collected data from two semi-natural, species-rich grasslands on three different occasions during the growth-season. During the last data collection period, survey times were also recorded. The two different data sets from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using partial Redundancy Analyses. The purpose of the comparison was to identify the method that explains most of the relevant variation in biodiversity-monitoring (inter-and intra-site variation), and the variation irrelevant when evaluating data (systematic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and variation due to phenological changes). Compared with VE data, more variation in SF data could be explained by spatial variables, while less variation depended on the observer and time of year surveyed. SF also found more species per plot but took on average five times longer to complete than VE. In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purposes: SF is more suitable for purposes demanding high accuracy and high precision, such as long-term biodiversity-monitoring wh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mall changes has high priority, while VE might be more suitable for a one-time mapping of a large area.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等软件绘制作者及机构共现网络图谱、区域分布特征图谱、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和参考文献共被引图谱等,对环境微塑料尤其是土壤微塑料的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微塑料研究自2016年开始逐步加强,其中土壤微塑料的研究热度在2021—2022年迅速上升;对于土壤微塑料,丰度分布、污染机制和健康风险等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完善土壤微塑料检测方法体系,探寻合适的土壤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管控方法及对策,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对送风温度变化对含三个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定热源强度情况下模拟实验房间温度场和气流组织特性,阐述了送风温度对热舒适性、热力分层高度的影响,并确定出最佳送风温度,研究结果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