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安全科学   417篇
废物处理   92篇
环保管理   340篇
综合类   1347篇
基础理论   164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55篇
社会与环境   104篇
灾害及防治   10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产生的超前支撑压力,会对上区段回采过程中在联络巷构筑的密闭造成破坏,使之产生裂隙出现漏风,向采空区供氧。为解决目前密闭出现裂隙后只能采取措施减少漏风而不能将漏风中氧气消耗、除去的弊端,利用具有耗氧功能的脱氧剂,设计了主动脱氧型密闭,并通过数值模拟将普通密闭与该密闭漏风时氧浓度分布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相同漏风情况下,普通密闭中添加脱氧剂成为主动脱氧型密闭后,使漏出密闭风流的氧浓度大幅降低,有效减少了进入采空区的氧气量;另外,经过脱氧的密闭漏风,剩余高浓度的N2,对采空区起到了惰化效果,降低了采空区附近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992.
太湖沉积物铁形态分布特征及磷铁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太湖藻型湖区、草藻过渡型湖区、草型湖区柱状沉积物进行铁的形态分级分析沉积物中不同提取态磷铁含量,获得不同形态铁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总铁含量藻型湖区31.57mg/g(SD=8.51) >过渡型湖区30.34mg/g(SD=11.97) >草型湖区25.25mg/g(SD=4.59),不同湖区沉积物中铁形态的含量依次为可还原(晶型)铁氧化物Feox2 >碳酸盐铁Fecarb >易还原(无定形)铁氧化物Feox1 >低活性硅酸铁Feprs >磁铁矿Femag >可吸附性Fe(Ⅱ),Fecarb、Feox1、Feox2,3种铁形态属于高活性铁Fe(Ⅲ),含量为7.79,6.16,8.18mg/g,分别占总铁含量的28.56%,21.54%,29.53%,表明高活性铁(Ⅲ)是沉积物中最主要的铁形态;沉积物中各提取态磷含量大小比较为NH2OH·HCl-P >MgCl2-P >NaAc-P >Na2S2O4-P >浓HCl-P >(NH4)2C2O4-P,含量较高的MgCl2-P(0.067mg/g)、NaAc-P(0.061mg/g)、NH2OH·HCl-P(0.068mg/g),分别占总提取磷的35.28%、31.97%和22.55%,是沉积物铁分级提取态磷中最主要的形态.磷-铁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进一步从铁形态分级角度证实铁是沉积物內源磷释放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993.
论文以4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以工业烟尘、工业废水和工业SO2为例对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类型影响资源型城市EKC的形状与转折点,同种污染物在不同资源型城市的曲线不完全相同,转折点在污染较重的资源型城市及人均GDP较低的资源型城市出现更早;资源型城市的EKC与全国的EKC不完全相同,相同的曲线下资源型城市的转折点出现更早。基于此,论文提出资源型城市应积极进行环境治理、实施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范围,以促进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在太湖草、藻型湖区采样,分别测定了1,3,5,10,15cm 5层沉积物和沉积物表面以上5,20,35cm处及水表面以下20cm处4层水的多项指标.结果表明:草型湖泊水柱中SS总、SS有机、Ch1-a、TN、TDN、TP和TDP等指标显著低于藻型湖区;草型湖区水柱中SS总、SS有机、TN、TDN和TP都呈现出越往下浓度越高的趋势,而藻型湖区各水层间差异不明显.两类湖区沉积物的TN、TP、TOC和粒径都在3~5cm处出现拐点;草型湖区沉积物溶解氧层厚度(<1mm)小于藻型湖区(<2.5mm).可见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以及不同的指标体系下,沉积物-水界面的厚度也相应不同.  相似文献   
995.
开关型高压电网故障限流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日趋严重的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采用基于爆炸式快速开断载流桥体的大容量高速开关装置(Fast Switching Release,FSR)与限流电抗器一体技术研制了“节能型限流装置”,并在宁夏220 kV步桥变电站成功运行;基于高速大遮断容量真空断路器技术、短路电流快速识别技术、相控技术与限流电抗器相结合研制了“330 kV 开关型零损耗电网限流装置”,并在宁夏330 kV迎安I线成功进行2次短路试验。现场运行及试验结果表明:2种开关型高压电网故障限流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网故障限流技术实用化中面临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关键问题,标志着电网故障限流技术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96.
地方性砷中毒地区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高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尤其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是砷污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总结地方性砷中毒在环境砷暴露的风险识别、暴露途径和暴露与健康效应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基础上,指出了地方性砷中毒研究中仅强调了饮水污染,关注的暴露途径比较单一,因此,人体多途径联合砷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是唯一存在饮水和燃煤2种自然环境高砷暴露的国家,是研究2种类型砷暴露异同的天然场地,然而目前环境高砷的暴露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均为独立研究,对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在呼吸链砷暴露风险评估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因此,通过开展两种环境砷暴露及其健康效应的综合比较研究,建立呼吸链暴露评估和暴露-健康效应模型,可以为人体多途径联合砷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探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神志清楚患者无创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9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清醒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参数.结果:护理干预组的pH、PaO2、SaO2等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表1,参5.  相似文献   
998.
薛道成 《中国劳动科学》2012,(10):F0004-F0004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山集团)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子公司.总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综合发展,跨地区、跨行业,产权多元、产业多元、产品多元的大型国有能源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拥有1个A股上市公司一一西山煤电股份公司.共有子分公司162个,职工81837人.资产总额649亿元。西山集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社会贡献卓著.社会形象优良,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指导工作。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联合国清洁煤技术示范企业”、”中华环境友好型企业”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99.
江苏省苏州市从2009年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以苏州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为契机,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苏州要"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打造创业新天堂",坚持"政府推动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市民自主创业"的方略,在开展国家级"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示范型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六个并重"方针,即创业政策扶持与创业文化建设并重,创业促就业与创业促发展并重,  相似文献   
1000.
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在应用、运输中的火灾安全问题,并为锂离子电池火灾扑灭技术研究提供支撑,以钴酸锂18650型及大容量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针刺、短路、耐热等滥用试验寻求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引发火灾的条件和因素。通过开展燃烧试验,分析锂离子电池的燃烧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正极材料为钴酸锂的18650型锂离子电池自燃温度约为170℃,大容量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组在内部短路后,可能发生燃烧甚至轰燃现象且燃烧残留物温度高,易引发火灾;18650型锂离子电池在短路条件下会长时间持续放热,存在引发火灾的可能;单只锂离子电池燃烧后能够引燃相邻的电池,从而形成电池组的连锁燃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