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9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16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燃煤锅炉颗粒物化学组成排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收集了兰州市不同吨位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样品,分析并评估了锅炉烟气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碳质组分、水溶性有机物(WSOC)以及多环芳烃(PAHs)的排放水平、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O_4~(2-)、Cl~-和Ca~(2+)是燃煤锅炉样品中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分别占水溶性离子总和的35. 13%、23. 16%和22. 20%.不同吨位燃煤锅炉样品的OCEC及其热解成分谱较为相似,OC1、OC2、OC3、OC4、EC1、EC2和EC3分别占TC的1. 04%、8. 26%、20. 09%、6. 78%、51. 08%、7. 09%和5. 66%,其中EC1的含量最高,是最主要的碳质组分. WSOC/TC和WSOC/OC分别为0. 09±0. 07和0. 23±0. 12,且不同吨位锅炉之间差异较大.菲(Phe)、芘(Pyr)和苯并(k)荧蒽(Bk F)是PAHs的3个主要成分,分别占PAHs总和的16. 69%、11. 93%和10. 66%.不同吨位燃煤锅炉所排放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OCEC以及WSOC均与锅炉吨位大小无明显线性相关,随着吨位的增加PAHs轻组分含量减小.  相似文献   
42.
HMX的氟橡胶包覆技术及其撞击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流体SAS法,以氟橡胶(FPM2602)为钝化包覆剂,对主体炸药超细奥克托今(HMX)的粒子表面均匀包覆,制备出超细HMX为基传爆药。对系统温度、系统压力、溶液浓度等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包覆后超细HMX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撞击感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溶液浓度是影响包覆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当系统温度45℃,系统压力9.5MPa,溶液浓度为0.4g/ml,通气时间为20min条件下,氟橡胶均匀包覆在超细HMX颗粒表面,包覆后颗粒呈0.4-1μm球状,包覆后造型粉特性落高H50为38.50cm(12型工具、2.5kg落锤),撞击感度比原料(H50为26.30cm)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锅炉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进行了分析,从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验、修理和改造等环节阐述了锅炉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并重点阐述了锅炉使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锅炉"四管"爆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4.
小型燃油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燃料燃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 以85台小型燃油锅炉(≤10.5 MW)的颗粒物(PM),SO2和NOx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大气污染物PM,SO2和NOx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我国小型燃油锅炉PM,SO2和NOx的排放现状. 结果表明,在未采取控制措施的条件下,ρ(PM)与燃油灰分〔w(灰分)〕和硫含量〔w(S)〕无关;而在过量空气系数(α)>1时,ρ(SO2)与燃油w(S)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线性相关性;ρ(NOx)与燃油氮含量〔w(N)〕不具有相关性,而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实测得到ρ(PM),ρ(SO2)和ρ(NOx)平均值分别为20.0,259.9和318.2 mg/m3;所有测试锅炉的ρ(PM)远远小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所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90%以上的锅炉达到ρ(SO2)最高允许排放限值,有84%的锅炉达到ρ(NOx)最高允许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45.
高迪  王增长 《化工环保》2012,32(4):351-353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增加反应压力、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废水中氨氮去除率;在反应时间为60 s、反应压力为30 MPa、反应温度为460℃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未加入催化剂时的氨氮去除率为53.7%,加入催化剂后,氨氮去除率大幅提高,以MnO2为催化剂时氨氮去除率为86.9%,以CuSO4为催化剂时氨氮去除率为92.4%.  相似文献   
46.
深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深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是目前国内外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该技术已应用于各种废水和饮用水处理过程。针对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在外排废水中所含有毒有害有机物质大多难以降解的特点,经过调研,详细介绍了深度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在光催化氧化技术、超声降解技术、超临界水氧化技术、湿式氧化技术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深度氧化过程除去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原理。  相似文献   
47.
超临界CO2螯合萃取金属离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螯合萃取技术,讨论了螯合剂、温度、压力、PH、基质、修饰剂、被萃元素的存在形态等因素对超临界CO2螯合萃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氧乐果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氧乐果在超临界水中的氧化降解.结果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能有效地降解氧乐果废水.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大、停留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也随之提高氧乐果在超临界水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为:-d[COD]/dτ=1.60exp(-2.25×104/RT)[COD]0.90[O20-0.38[H2O00.053.  相似文献   
49.
对2000年3月1日起始实施的GWPB3-199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阐述 ,并对新的锅炉排放标准实施后达标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0.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处理1,5-萘二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n2O3/γ-AL2O3和V2O5/γ-Al2O/为催化剂,在一连续流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超临界水氧化1,5-萘二磺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380~440℃,24 MPa条件下,Mn2O3/γ-Al2O3和V2O5/y-Al2O3催化剂对1,5-萘二磺酸的氧化降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TOC去除率达到90%以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pH值的降低而增强,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先增强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