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6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59篇
综合类   371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选取大连2001-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引用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度性由严重失调衰退向中级失调衰退发展,与大连的实际发展情况相符.对大连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加大水利工程投资力度,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标准动态     
2011年TC8和TC300国标制修订计划标准制修订工作历年来是我国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在国家标准委狠抓标准制修订质量的方针指导下,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中跟上新兴产业、新技术的发展,我国标准化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03.
以低碳经济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近年来天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认为天津产业结构的“高碳锁定效应”仍较明显。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提出了天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一是加强增量控制,产业增量向第三产业倾斜,逐步“减工业化”;工业增量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逐步“降重工业化”;严格限制新增高耗能产业项目,从源...  相似文献   
104.
结构性缺工是职位空缺与劳动力过剩共存的一种现象,其成因除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还有企业不愿和不能支付有吸引力的工资、区域经济发展加剧人力资源的竞争、金融危机影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科学制定政策降低企业风险;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以安防服务业为导向的产业新结构,促进安防行业向服务型经济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安防服务业,着力推进报警运营服务及行业第三方评估评价与咨询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全面提高安防企业素质与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6.
以南海周边国家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间的贸易数据,基于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模型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模型,分析2003—2021年国家与产业尺度下地缘经济关系,讨论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上,国家尺度呈上升趋势,核心区域由南向北转移;产业尺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行业的增速差异显著;海洋产业呈现南北东相互制衡的三核心局面。(2)产业竞合关系上,国家尺度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国别差异明显;行业内竞合关系稳定,但行业间差距扩大;海洋产业国别差异显著,整体竞争大于合作。(3)空间因素、自然禀赋因素、文化因素和制度环境在不同的尺度与行业对地缘经济联系紧密度和产业竞合关系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7.
京津冀鲁地区是我国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治理的重心,随着末端控制措施减排空间的缩紧,通过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源头治理方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开发的REACH综合评估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评估了京津冀鲁地区进一步加强末端控制的减排潜力,以及加速能源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健康协同效益.结果表明,未来在京津冀鲁地区快速推行最佳可行的末端控制技术,2035年能够带来约3.3μg·m-3的PM2.5浓度削减,但仅依靠此措施不足以实现区域PM2.5浓度控制目标;加速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京津冀鲁地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必要条件,2035年,能源经济系统的加快转型对大气PM2.5污染改善的贡献可达6.3μg·m-3;相比于当前的政策力度,4省市虽然需要额外付出相当于地区GDP 0.9%~2.5%的社会经济成本以实现PM2.5浓度控制目标,但加速转型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能够部分或全部覆盖该成本.  相似文献   
108.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形成能够发挥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和发展环保产业,但是我国目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严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发展滞后等情况,极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过剩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09.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与国外发达国家都市连绵区相比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港澳回归并和珠江三角洲结合以及多条新的南北通道出现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地位遭到进一步的挑战。有鉴于此,提出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1)建设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2)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都市连绵区最终形成;(3)加大支柱产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与园区和基础设施投入;(4)加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内部的分工与协作;(5)加强政府对区域发展的调控能力;(6)开展跨行政区规划,促进长江三角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0.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构筑国家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在解析制造业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贸易合作中制造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模型、协调度模型、标准差等方法测度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合作中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发展水平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综合发展水平虽有波动变化,但总体呈提升趋势:中缅长期为中等水平,近年晋升为较高水平;中老波动提升,但均为较低水平;中越持续提升,近年稳居高水平;中泰稳居高水平,但近年却波动下降;中柬近年稳居中等水平。(2)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提升态势,但区域空间分异格局显著:中缅长期为中等协调发展水平,近年晋升为较高协调发展水平;中老提升效果显著,但均为较低协调发展水平;中越、中泰近年稳居高度协调发展水平,但中泰协调发展指数波动下降;中柬波动变化显著,近年稳居中等协调发展水平。(3)协调发展受引力、压力、推力和阻力的共同影响,出现频率较高、阻碍作用较强的主要为高、中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