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31.
公民环境权为当今许多国家法律所确认.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具有基本人权的特性.我国通过立法对公民环境权予以明确,将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事业进步、体现中国人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关于“生命权”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 《安全》2003,24(B05):24-24,23
  相似文献   
33.
刘娉 《环境》2001,(6):25-25
日前,内地一位从事环保工作的朋友打电话来,要求笔者设法弄一份因污染环境而被广东关闭的企业的“黑名单”给他。笔者以为这位朋友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把这些外迁异地的害人企业拒之门外,正为其敬业精神感到高兴。凯料他告诉笔者,要“黑名单”的目的竟然是想把这些企业引进过去。他进一步解释说,他们县最近搞了一块工业开发区,县领导给县里每个中层干部都分配了招商引资的指标,完成不了便要摘“乌纱帽”,全县干部都在为此事忙碌,不少干部就是通过把别处不要的企业引进来而完成任务,有的甚至还受到县时的嘉奖。  相似文献   
34.
随着经济发展和法制完善,对劳动权的研究在不断深入。本文对学求界关于劳动权问题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5.
1993年为"世界土著人国际年"(又称"国际土著人年"),其宗旨是:为解决土著人面临的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并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公众对土著人权利和文化的了解。1992年8月9日,促进与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土著居民问题工作组召开第一次会议。1993年6月18日,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权大会举行"世界土著  相似文献   
36.
杜钢建 《绿叶》2010,(1):205-211
国家行为的变化是从国家哲学的变化开始的。今天的中国.旧的国家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新的国家哲学正在逐步形成。接受国际人权准则便是新国家哲学基础的奠基仪式。无论从理论转向实际的道路还有多远.新国家哲学的基础一旦奠定.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变革就会加速到来。展望21世纪.国际人权理念的普及将同儒家仁爱精神的光复同时并进.从而重构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7.
《民防苑》2009,(5):44-4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尊重汶川地震遇难者,将对地震中遇难和失踪人员登记造册并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38.
39.
从3个角度阐述环境权是一项新型的人权.环境权的产生和提出就是以人权的形式,环境权的性质完全符合人权的基本性质,环境权的内容不可能归于传统的财产权和人格权.所以环境权具有不容置疑的人权性质.环境权入宪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0.
论环境权的人权属性——以权利的本源为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否具有人权属性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通过人权途径实现环境权的具体化。人权根源于理性人保护其内在价值的利益需求,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正当合法性的满足。环境权是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新的利益诉求而诉诸类似社会契约论的"公共委托说"而诞生。两者在本源上具有同一性。环境权是人权体系发展的结果,属于人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