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7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安全科学   564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396篇
综合类   1223篇
基础理论   118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博大的生命情怀,是庄子思想的最大特征和最为光辉之处,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永远都应是人类努力的目标。(接上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物与人争平等,庄子之前未曾听说过,庄子之后2300年间,似乎也只是近年来才被一些精英人  相似文献   
172.
孙瑞灼 《环境教育》2009,(10):33-33
9月22日,是我国及世界33个国家、1005个城市的“无车日”。为了减少尾气排放,唤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健康的关注,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向市民发出倡议,提议群众从爱车中走出来,以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参与到无车日活动中来。据悉,今年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健康环保的自行车、步行和城市公共交通”。目前,福州、广州、西安、上海等108个国内年城市开展了“无车日”活动。  相似文献   
173.
自由意志、生活方式与博物学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杰 《绿叶》2010,(11):35-42
生活方式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时代物质基础、社会制度、习俗等,同时与个人理想、思维方式(即个体想怎样生活、对生活有哪些期望)有关。如何生活,使自己变得崇高,不需要讲更大的道理,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上一点。博物学生存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博物学培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和价值观;博物学生存不羡慕高科技和大都市,其态度是宽容的,主张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因此可能让我们过上道德的、绿色的、自在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74.
杨通进 《绿叶》2010,(10):93-99
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光靠技术的进步,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也必须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中国的环境伦理学要有一种使命感,既要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培养人的环境伦理意识,也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设定.并为新的国际制度的建立提供伦理基础和价值引导。我们不能把环境伦理学仅仅理解为伦理学的一个小分支或者是传统伦理学的一种应用,而应把它当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传统伦理学进行反思,使整个伦理学具有环境视野和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75.
闲话读书     
闲来无事,喜欢捧一本书慢慢细细地品读。一本书,两杯茶,三根烟,四五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不过,这样心静如水的闲情逸致,于我也是少的。  相似文献   
176.
"语文课程是实践的课程",学生的作文修改是语文实践活动之一。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又可使学生学习他人长处为我所用,交流写作心得,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俗语说:"文章不厌百回改""精品自改中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应当将作文修改权交还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7.
卿勇 《绿叶》2010,(Z1):126-130
主流精英或明或暗地憧憬"美国梦":私有化+美国生活方式+"普世价值"+三权分立。中华民族的复兴在逐梦中开辟?很遗憾,为了维持自己的"最繁荣"、"最强大",中国无论以什么方式"崛起",美国都会认为是对其利益的挑战。那个为美国安排了一切的"上帝",并没有给中国同等的机会,原先没有,今后也不会有。既然如此,中国就应趁早抛弃虚幻的"美国梦",眼光收回到自己的基点,奋斗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相似文献   
178.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改精神,在教学中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学习。  相似文献   
179.
扈海鹂 《绿叶》2010,(11):28-34
改革开放30余年来,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快速的生活方式转型给个人、阶层带来了文化中断与冲突感,产生了心灵痛苦和文化适应上的被动性问题。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对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东方大国,意味着全球视野、综合判断力、民族发展的厚重感,它需要文化的自觉。因此,对于生活方式的转型我们要进行主动的人文思考,做好文化设计,完善制度安排。今天我们依然面对快速发展导致的心智不足的漏洞,生活方式转型的主动性也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准、人文精神能在多大程度上补足我们新的漏洞。  相似文献   
180.
刘志琴 《绿叶》2010,(11):43-47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由儒家的礼治秩序所规定,衣食住行的每一处细节都表现出等级贵贱之分。近代革命以后,封建等级制逐渐消亡,生活方式的大解放就是改变体制性的规定,由个人自主选择。进入现代社会后,消费主义的泛滥则让人开始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节制欲望、回归简朴体现出中国人对生活和生活方式更高层次的理解。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温饱问题的解决,中国人也开始日益重视休闲生活与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