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66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安全科学   3673篇
废物处理   191篇
环保管理   1348篇
综合类   8314篇
基础理论   1103篇
污染及防治   457篇
评价与监测   781篇
社会与环境   715篇
灾害及防治   449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36篇
  2022年   400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531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336篇
  2013年   753篇
  2012年   948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804篇
  2008年   855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656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397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制药企业存在特殊的危险性,为对此危险性进行深入分析而开发的医药工业企业安全评价系统,在参考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医药企业安全评价通则的基础上,以现场为出发点建成。该系统以简单的操作方式,完善的功能服务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32.
丁吉震 《环境保护》1992,(5):30-31,7
矿区环境影响评价总体设计是指对即将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总的设想.它包括评价总方案的设想和评价工作实施计划设想两部分.这两个设想都要在对评价对象与其所处地域环境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经过构思、研究、审查、修正之后最终成为开展评价工作的指导纲要和实施依据.环评总体设计的最初成果应当是"评价大纲",而环境影响报告书则是其不断完善和深化的最终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环评总体设计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整个评价的成败,因而必须予以极大的重视.总体设计的水平,除取决于评价者的思路、经验、知识面和工作态度外,能否应用科学的方法仍是十分重要的.由于矿区环评具有多分枝、多层次、多要素等构成系统的条件,又有目的性、不确定性、生长性等系统特征,所以矿区环评实际上是一个较为典  相似文献   
33.
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土地复杂性、模糊性的特征,本文采用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进行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质量评价,并对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35.
铅锌矿区玉米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周艳  万金忠  李群  黄剑波  张胜田  龙涛  邓绍坡 《环境科学》2020,41(10):4733-4739
以西南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区域,测定了92份玉米样品中Pb、Zn、Cd、Cr和Ni的含量,开展了矿区玉米籽粒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研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重金属在玉米中的污染状况,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的风险,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了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Pb、Zn、Cd、Cr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0、23.75、0.21、1.33和1.15 mg ·kg-1;除重金属Zn外,其他4种重金属均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限值,研究区玉米籽粒中Pb、Cd、Cr和Ni的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介于4.32~9.07之间,均属于重度污染,Zn的综合污染指数小于1;重金属通过玉米籽粒摄入引起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对成人和儿童均存在健康风险,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玉米籽粒中5种重金属可以由2个主成分来反映,第一主成分主要支配Pb、Cd、Cr和Ni的来源,第二主成分支配Zn的来源.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无废指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权  王夏晖 《环境保护》2020,48(8):46-50
按照国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总体部署,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需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我国的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适合"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兼顾试点城市共性与个性特征,采用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梯度差异赋值的方式,构建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应用无量纲算法和指数评分法,探索构建了"无废指数",可用于量化横向比较产业结构同类型的不同试点城市间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37.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层级性等内涵,探讨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的基本逻辑问题、应用挑战与应对方法。通过系统梳理“双评价”的理论发展和相关政策响应,剖析了“双评价”在应用探索、内涵扩充、系统支撑三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和服务目标,阐明了承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之间关联逻辑的演进历程。总结了当前“双评价”在应用上的几个关键挑战:一是“双评价”应用于“三区三线”划定的逻辑尚未明确;二是当前承载能力评价与未来规划决策之间存在逻辑悖论;三是“双评价”在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传导失灵;四是两个评价之间的关联逻辑仍存在争议。为此,提出了应对“双评价”挑战的四点建议:深化理论认知、拓展评价维度、建立传导机制、厘清内在关系,以提升“双评价”对国土空间规划决策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38.
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体系对国土空间底线管控提出了明确要求,“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是底线思维的体现。研究“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在国土空间底线管控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二者的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体现,构建二者的联动方式,服务于国土空间底线管控及治理的全过程。“双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共同组成底线管控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开展底线管控的基础,后者是底线管控的路径和手段,两者皆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底线管控的重要工具,需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加强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9.
使用2004~2015年的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的非线性关系、内部影响机理和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的位置分别为7.722(2257.47万元)和9.610(14913.17万元);在外部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规模效应3种影响路径中,科技创新投入影响下的外部资本进入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依然存在污染避难所的负向效应,科技创新投入与外部资本间效应为0.1363,外部资本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间效应为-0.0065;科技创新投入能够增强企业的污染治理技术并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分别为-0.0277和-0.0311;科技创新的投入与高效益增强了市场规模效应,有效促进生产结构的转型进而提高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三者间前后效应为0.0186和0.4346.空间异质性中,外部资本进入与溢出效应带来的污染避难所负效应在中部地区显著,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而污染天堂正效应在东部地区存在但不显著;污染创新治理投入的技术正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效应显著,在中部和东北部不显著;科技创新投入与市场需求规模效应在空间区域无差异且显著为正.建议依据科技创新投入的不同影响路径来实施空间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40.
太湖北部小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恬  王延华  叶春  陈西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5):2196-2203
近几十年来重金属的沉积记录、来源及污染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探明太湖北部小流域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和环境质量状况,本研究分析了柱状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Mn、Cr、Zn、Cu、As、Pb、Ni和Co)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判定污染源,富集因子法表征重金属富集特征,通过熵权模糊模型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有重金属含量均较高,高低依次为Mn > Cr > Zn > Cu > As > Pb > Ni > Co.其中Mn含量最高,为380.06~767.69μg/g.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为交通排放、农业污染和煤炭燃烧.As的富集指数最大(2.89~15.61).其中77.59%的沉积层属于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显著.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u(0.483)和As(0.352)的权重值最大,是沉积物中的首要污染物,且65.52%的沉积层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