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7篇
  免费   1188篇
  国内免费   1605篇
安全科学   2587篇
废物处理   94篇
环保管理   891篇
综合类   5931篇
基础理论   792篇
污染及防治   518篇
评价与监测   325篇
社会与环境   1074篇
灾害及防治   758篇
  2024年   256篇
  2023年   662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711篇
  2020年   532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507篇
  2012年   683篇
  2011年   655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探讨了大型在含藻(系统A)和不含藻(系统B)水体内,对 ̄3H多效唑的生物富集以及释放行为。用药物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多效唑在大型-水体之间的转移。结果表明:在实验初期,由于大型对小球藻的摄食作用,大型在系统A的生物富集系数显著大于系统B,存在生物放大作用。而在实验后期,两个系统中大型对多效唑的生物富集系数趋于相近。多效唑在大型体内的释放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半衰期为6h.实验结束后,多效唑在大型体内的残留量占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992.
在1.5-50.0mg/L的浓度范围内,单甲脒农药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尤其在加药的头4d内,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种类数比及增长率明显下降,优势比显著上升,敏感种及清洁种减少甚至消失,高浓度(50.0mg/L)的单甲脒在2d内可把藻类全部杀灭。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药物不断降解,6d后藻类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又不断回升。随加药次数的增多,药物对藻类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藻类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指标不断上升,尤其是藻类数量增加明显,试验后期,藻类数量高低主要受N、P浓度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在甘肃省夏河县对鼓翅皱膝蝗的种群结构、数量变动、空间格局及动脉进行了系统研究。鼓翅皱膝蝗1a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6月上旬达到出土高峰,此期蝗虫种群仅由1龄和2龄蝗蝻组成,其中1龄蝗蝻占81.8%,2龄蝗蝻占18.2%,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羽化,8月上旬达到羽化高峰,此期的成虫数量达61.3%,而蝗蝻仅占38.7%,蝗蝻期约为72d,成虫寿命54d左右,每雌平均产卵32.6粒。鼓翅皱膝蝗在草地上属聚集分布,蝗蝻发生期种群的空间动态主要表现出扩散趋势,但初孵化出土时有短暂的聚集行为。取食量随龄期增大而增大,每头鼓翅皱膝蝗取食牧草量蝗蝻期平均为1.5g,成早期约为5.8g,成早期的食量是蝗蝻期的3.7倍。表3参12  相似文献   
994.
纳滤膜处理工业废液时,纳滤膜系统可以看做一个封闭体系。实验表明透过液通量Jw与压力差呈直线关系;透过液通量Jw与管过液溶质浓度CR都与浓缩时间呈较好的数学关系。但数学关系形式不同;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进液溶质浓度Ci呈指数关系;透过液溶质浓度CR与膜压力差△p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95.
生物除硫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晓地  戴吉  魏丽 《生态环境》2006,15(4):844-853
现今含硫废水、废气的处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技术发展缓慢。以往通常采用物化方法,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投资量大,而且对含硫有害物质的去除并不彻底,而生物方法与物化方法相比,在投资和环保效益方面都有相当积极的作用。文章从硫的生物循环入手,分别介绍了生物除硫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描述了下水道中的生物硫循环,提出抑制其中H2S气体释放的经验模型及具体措施。在对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中发现:ρ(COD)/ρ(SO42-)比、碳源、pH值等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厌氧消化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和产酸菌三者之间的抑制及共生关系;无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化,只要底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根,它们必然共同存在于厌氧系统中,并产生硫化氢气体,造成污染。在反硫化细菌的研究中得出:当污水中同时含有硫化物和硝酸根,缺氧条件下,必然产生反硝化除硫的生物代谢过程。利用这一过程,不但能够在无需碳源的条件下有效去除硝酸根,节约的碳源可以用于消化产能;而且能够减少游离硫化氢的排放,或直接以含硫化氢的废气作为硫源。而抑制下水道中硫化氢气体释放的主要手段包括:降低水的紊流程度,增加入流污水的碱度,向下水道内充氧,改善通风环境。文章最后结合理论,介绍了部分用于含硫污水、尾气的生物除硫工艺,并提出了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本文研究了湖南省中亚热带次生林的种群动态,建立了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结构模型以及材积或生物量动态模型,提出了中亚热带次生林的演替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灰色动态规划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含灰数的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的灰色动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城市河段污染控制系统的广义不确定性,将灰数表征这些不确定性,建立了描述城市河段水污染控制的灰色动态规划中广义不确定性的灰数运算、灰数大小的比较及灰动态规划的初步理论和求解方法,通过对淮河蚌埠河段有机污染控制实例研究,说明了水污染控制灰色动态规划问题研究意义和求解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8.
污水土地处理磷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讨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理,进行了以土柱试验为基础的“污水土地处理条件下磷的迁移转化模拟试验”,总结了污水中的磷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规律,提出了定量模拟这一规律的迁移转化联合模型。联合模型为研究磷在土壤中的运动提供了定量化依据,避免了已有研究中将迁移和转化割裂研究造成的误差,丰富并完善了不同形态磷的迁移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99.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小气候的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川西亚高山白桦林(海拔2 540 m)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 cm和15 cm层温度等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1)林冠下的太阳辐射日进程与林冠上的不同,但辐射强度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林冠下太阳辐射日总量不仅受林冠上辐射日总量的影响,也受森林群落生长季节的影响;春、夏和秋季,林冠下平均辐射日总量分别占林冠上平均辐射日总量的53.1%、39.4%和55.8%.2)夏季,白天空气温度高于土壤温度,而夜间则相反;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的日极端温度出现的时间不同步,空气温度对太阳辐射强度的敏感性比土壤温度的敏感性高.3)春季,土壤表层>4℃的积温高于空气和土壤底层>4℃的积温;夏季,>4℃的积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林冠下空气>土壤5 cm层>土壤15 cm层,而秋季的比较结果与之相反;空气日平均温度与土壤日平均温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P<0.001).4)林冠下的空气相对湿度(RH)比林冠上的高,林冠下的空气RH日变幅和季节性变幅比林冠上的小.图7表1参19  相似文献   
1000.
乌鲁木齐市大气中SO2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联系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精度检验为一级的灰色预测模型,并对大气中的SO2值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