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薇 《环境》2008,(6):82-83
"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我强烈地感到,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虽然身在南国深圳,但高原生态环境却时时牵扯着我的心."近日,熊杨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一本名为<2007青藏铁路沿线环境调查项目>的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2.
世界能源百年变局与国家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能源形势日趋复杂,能源安全愈加成为攸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无论是学科层面上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的科学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还是国家现实需求上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与国际能源合作等问题,都亟待专家学者们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一问一答”的访谈方式,展示主持人与九位学界或业界访谈嘉宾基于不同视角的问答内容。分别围绕能源安全的内涵与全球能源治理模式、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世界能源生产空间和消费空间不平等地理格局下的能源安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趋势下的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变化、未来能源地理学的研究前景与重要研究方向等一系列内容发表观点。以期达成一定共识,从而更好地研讨世界能源地理学的关键问题,并积极应对世界能源的百年变局,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应对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一、工艺流程多级自控式净化厕所设施的工艺大致可分三个支流程来描述:1.厌氧工艺:即生活污水由厕所排出口进入入污口的栏杂栅,剔去污水中的泥砂及无机物.然后输入初解池由兼气菌将复杂有机物初解成单糖质.初解后的单糖稀液经限流管送入水解池进行产酸反应,生成的乙酸类等再经限流管输入产气池从而完成三级厌气发酵.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人类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环境问题和未来新技术革命对环境的可能影响,介绍了环境科学随着环境问题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指出在新技术革命时代环境科学所面临的未来研究课题及任务。  相似文献   
5.
6.
能源革命: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告别了农耕文明进入了工业文明,同时,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未来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类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环境容量和气候容量的宏观定量分析表明,中国迫切需要转变粗放的发展方式,推动能源革命。目前和今后几十年间,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导能源之一,因此,化石能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还不是治本的能源革命。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对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会作出贡献,但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最多可提高到百分之十几,所以"页岩气革命"或"页岩气时代"的口号在中国并不恰当。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为主阶段,经过一个多元结构阶段,转变到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将共同为此作出贡献。可再生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经济性)的提高有赖技术创新,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地球的支柱能源。中国乃至世界核能的发展虽受到福岛事故的影响,但人类不可能弃核,安全、稳步、规模发展核电是中国的理性选择,从核裂变电站到未来的核聚变电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和历史过程,核能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成为未来地球的另一个能源支柱。中国需要树立新的能源安全观,大力节能、并转变能源的供需模式,由"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的需求",转变为"由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应对全球的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能源革命是可持续未来的基础,国际合作空间广阔,人类解决全球变化问题的出路只能是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7.
昊海 《绿叶》2010,(3):87-92
现在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考虑到这是将化肥、农药的技术手段用到极致才取得的.未来能否持续难以乐观。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应把宝押在转基因上。但是我们对人体、对生物的了解还非常粗浅,对转基因的研发和运用还都非常粗糙,因此.商业化、产业化要非常谨慎。转基因可能有它的潜力.但我们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此,比如农业生态学.害虫综合治理,标记辅助选择配合常规育种等潜力也很大。农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科技的整体配合。  相似文献   
8.
万钢近日在《求是》上撰文指出:面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新形势,我们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交汇的机遇,牢牢把握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清醒地看到,  相似文献   
9.
杨秀 《世界环境》2014,(6):39-41
<正>近年来,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长,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排放大国,到2013年排放超过了第二、三位的美欧排放之和,占全球总量的29%。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比美国高约1/5,但二氧化碳排放接近美国的2倍。从能源结构看,我国2012年的煤炭消费是美国的4.3倍,石油不到美国的3/5,天然气消费不到美国的1/5,造成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美国高1/4。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碳强度比英国、德国高1/4,是法国的2倍。  相似文献   
10.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随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相关部署。能源革命,引领经济,推进社会,利惠今世,功弥千秋,但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只有选准了工作的突破口才能把这些作用发挥出来。能源的生产革命和消费革命孰轻孰重、孰先孰后?这是目前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不同地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