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安全科学   299篇
废物处理   660篇
环保管理   977篇
综合类   3483篇
基础理论   275篇
污染及防治   216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353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water reuse options on urban water cycl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water reuse options on an urban water cycle. A water cycl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Goonja drainage basin, located in metropolitan Seoul, using the Aquacycle model. The chronological e ects of urbanization were first assessed for the land uses of the Goonja drainage basin from 1975 to 2005, where the ratio of impervious areas ranged from 43% to 84%. Progressive urbanization was identified as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evapotranspiration (29%), an increase in surface runo (41%) and a decrease in groundwater recharge (74%), indicating a serious distortion of the water cycle. From a subsequent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use options, such as rainwater use and wastewater reuse, it is concluded that wastewater reuse seemed to have an advantage over rainwater use for providing a consistent water supply throughout the year for a country like Korea, where the rainy season is concentrated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相似文献   
992.
氯对模拟管壁生物膜的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载片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为对象,研究了氯对模拟管壁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同时考察氯氧化生物膜后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利用磷(MAP)和细菌生长潜能(BR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可以有效灭活悬浮态的大肠杆菌,而对生物膜中的大肠杆菌的灭活效率远低于悬浮菌;在相同CT值下,较高浓度的氯对悬浮态和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要高于低浓度的氯.氯对生物膜的氧化作用会使生物膜中物质溶出,增加了水中AOC和MAP浓度,如当氯的浓度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水中AOC由20.78 μg/L增加到120.17 μg/L,MAP含量由0.11 μg/L增加到0.17 μg/L;氯的氧化作用会增加水的细菌生长潜能(BRP),BRP随着CT值的增加而增加,如当氯投量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BRP可达到1.10×107 CFU/mL.  相似文献   
993.
资源利用和环境业绩与财务评价体系的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变化,提出现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全面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从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扩大内需和环保投入效果、推行绿色证券与绿色信贷、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等方面论述了重建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积极意义;最后,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业绩为视角,在基本指标、修正指标、评议指标5个层次上,对财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建思考.  相似文献   
994.
<正>(暨中国国际环保固废、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博览会)"UM EXPO 2016第四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将于2016年11月13—15日在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强势拉开帷幕,为适应展会更快、更大的发展,此次博览会将以更大规模、更高规格呈现在环保界同仁面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将联合国内、外众多的政府单位,更多的再生行业协会,参与"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共享全球观众、媒体等  相似文献   
995.
<正>"中国消费了世界最多的资源,产生了最多的废弃物,但也采取了最先进的解决办法。"2016年3月24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来自中国的经验》的评论文章,再度聚焦中国循环经济的政策与实践。评论文章的作者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约翰·马修斯表示,过去10年里,中国已通过设定目标、实施政策、经济手段和规章制度,在世界范围内领先推动废弃物材料的循环利用。这并非中国循环经济话题首次登上此  相似文献   
996.
尊敬的聂秘书长,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2016生态文明与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400多位再生资源行业、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产业的企业家、行业专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纵论在发展生态文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利用资本、金融和现代信息科技助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做出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向光临会议的各位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997.
综述了国内外电子废弃物中塑料回收利用技术(机械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电子废弃物中塑料回收处理技术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易再生O2O交易平台联合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分会共同编制了易再生废家电价格指数。指数已干2016年8月26日正8时正式发布。其中包含了废电视机价格指数、废冰箱价格指数、废空调价格指数、废洗衣机价格指数和废电脑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999.
再利用强调了物质层面的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是解决原生资源匮乏和开辟新型工业道路有效的手段。不仅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于资源国际大循环起到促进作用。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在提高利用率和有效防治二次污染两方面下功夫,以实现变废为宝,降低乃至消除无价值废物的协同目标。  相似文献   
1000.
一、修改的必要性与主要思路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称现行办法)自2001年6月16日施行以来,对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保障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快速进入家庭消费时代,保有量、报废量大幅增长,报废汽车回收领域面临的各方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许可制度需进一步完善,有关许可条件已经不完全符合实际;二是回收拆解过程中,固体废物、废油液等污染环境的情况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三是现行办法有关拆解的“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只能作为废金属强制回炉冶炼的规定,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汽车保有量、报废量的大幅增长,资源浪费越来越明显,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此外,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细则相继出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价格改革等的进一步深化,现行办法中的部分规定也要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