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6篇
  免费   699篇
  国内免费   965篇
安全科学   12465篇
废物处理   430篇
环保管理   2796篇
综合类   11893篇
基础理论   800篇
污染及防治   936篇
评价与监测   625篇
社会与环境   318篇
灾害及防治   29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660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48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815篇
  2014年   2050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608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467篇
  2008年   1481篇
  2007年   1333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526篇
  2004年   1901篇
  2003年   1869篇
  2002年   1125篇
  2001年   823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665篇
  1998年   606篇
  1997年   577篇
  1996年   549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361篇
  1993年   227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了分析厌氧消化泡沫的产生机理和控制方法有助于解决有机垃圾厌氧消化起泡问题,本文调研了近年来报道的厌氧消化系统起泡现象,并从底物特性、反应器构造及运行条件和消化过程相关特性3方面分析了不同底物、工艺和环境条件下厌氧消化反应器的起泡机理;讨论了丝状菌指数、表面张力、粘度、有机负荷、起泡趋势和泡沫稳定性等参数作为起泡风险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介绍和比较了4类消泡方法(物理法、机械法、生物法和化学法)的消泡原理及优缺点.目前,除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外,其他有机垃圾厌氧消化系统起泡的主要因素尚不明确,而这也限制了泡沫控制方法的开发.后期探索关键起泡微生物或研究生物表面活性物质与起泡的相关性,将有助于从新的角度揭示起泡机理,并开发出针对性更强的泡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2.
探究了剩余污泥(SS)、餐厨垃圾(FW)、玉米芯(CC)、甘蔗渣(BG)4种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效能的影响,对厌氧污泥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代谢途径等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分别加入4种生物炭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9%、23.16%、29.42%、40.32%;傅里叶红外分析表明,投加SS生物炭组出水中羟基、酰胺基以及C-O-C伸缩振动峰减弱.4个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乙酸激酶活性分别为0.40,0.42,0.96,0.98 μmol/g,表明投加CC与BG生物炭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蛋白质/多糖之比分别为0.415、0.56、1.89、2.8,投加CC、BG生物炭提高了污泥的稳定性.4个厌氧反应器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为主要菌群,投加BG生物炭促进了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生长;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杆菌属与甲烷丝菌属为优势种群,SS组的甲烷杆菌属丰度最高(53.48%),而BG组中甲烷丝菌属丰度最高(42.72%).KEGG功能分析表明古菌及细菌均以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为主;而投加BG与SS生物炭后,微生物膜运输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3.
为强化长江经济带资源整合与共享,集成统一规范的大数据平台,基于“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数据和模型库资源,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和模块化设计为支撑,遵循“五横两纵四统一”的平台架构设计思路,应用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长江经济带水质目标管理平台.平台基于长江经济带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兼顾不同类别水质目标管理技术的协调性、衔接性和适应性,对水质目标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跟踪、模拟、分析和三维可视化表达,在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数据汇交与信息共享、容量总量管理、风险评估与预警等方面实现业务化运行,实现全景式水质达标形势研判、一体化风险联防联控.平台已在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进行业务化运行,将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水环境综合管理能力,同时可为其他重要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提供信息化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城镇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在保障城镇水安全方面的作用尤为关键。针对新冠病毒在城镇水厂的潜在传播途径,从闭环流动和开环辐射视角判别了风险环节和关键位置。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镇水厂可采取的保障措施,并对其可靠性和功效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趋势,为完善水行业卫生安全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5.
根据油气管道建设与管理的相关标准与规范或导则,针对目前油气田在役管道,明确了其高后果区识别的划分及其在不同标准中的差异以及识别的原则和时间间隔,分别介绍了在管道的相关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开展地质灾害和第三方破坏造成的管道风险评价方法,管道内外腐蚀的直接评价以及包括剩余强度、剩余寿命和材料在内的管道适用性评价方法,同时给出了这些评价工作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项,对油田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构建了铁碳-O_3/H_2O_2体系降解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有机物,并考察了体系O_3、铁碳及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对铁碳-O_3/H_2O_2体系处理渗滤液尾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碳投加量为3 g·L~(-1),O_3投加量为9.798 mg·min~(-1),H_2O_2投加量为2 mL·L~(-1),初始pH值为3的条件下,反应10 min后,渗滤液尾水的COD和UV_(245)分别从711.96 mg·L~(-1)、0.19下降至295.04 mg·L~(-1)、0.10.类比实验结果表明,铁碳-O_3/H_2O_2体系对渗滤液尾水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可生化性得到提高(BOD/COD从0.04增加至0.40).紫外-可见和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且腐殖质的分子缩合度降低.最后,采用SEM-EDS、XRD和XPS技术对铁碳-O_3/H_2O_2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解析,发现铁碳-O_3/H_2O_2反应的机理为铁碳微电解反应、铁氧化物-H_2O_2非均相芬顿反应、O_3/H_2O_2、铁碳-O_3非均相的高级氧化作用和铁基胶体对有机物的吸附沉淀作用.研究表明,铁碳-O_3/H_2O_2体系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矿化垃圾床渗滤液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7.
提出了以项目管理为体,数字化技术、动态考核为翼的"一体两翼"管理思路,通过在近2年物探施工项目中的实施,物理公司整体物探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为提高项目质量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8.
针对油田点多面广、HSE督查问题多、数据管理庞大、统计分析困难的工作实际,开发应用HSE督查管理系统,实现了离线时数据存储、联网时数据同步更新至服务器的移动办公,有效解决了HSE督查问题不能实时发布的"短板",保证了基础督查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强化了督查大数据分析水平;开发应用了视频集成监控平台,提高了油田HSE督查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应用科技化手段开展督查,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督查,进一步提升了督查服务质量,极大地推动了油田HSE督查工作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29.
化工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全面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通过国内外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比对和现状分析,剖析我国化工行业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过程安全管理在我国化工行业应用的几点思考,包括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过程安全认知、培育人才,从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全面落实过程安全管理要素,构建过程安全数据库等,以期社会多方合力不断提升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全面遏制化工危化品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0.
对化工装置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作业许可证管理、JSA分析、作业前检测、承包商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安全措施,确保直接作业环节风险受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