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安全科学   962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931篇
基础理论   135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215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有道是“人生无常”,人生的道路上常常有坎坷,挫折,有变故,不测,需要你去审视,判断,去取舍,把握。所以,人们多形象地把“十字路口”与人生联系起来,把彷徨于歧路的状况,称作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十字路口考量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2.
“游客如云,晴雨相间”是今年武夷山“五一”旅游黄金周的两大特点。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和时晴时雨的天气,给景区的道路交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武夷山市交警大队全警动员,全力以赴,谱写了一曲奋力疏导交通的战歌。  相似文献   
93.
从2005年6月1日起,公安交警部门对泉州市中心市区部分道路的限制时速进行调整。调整的路段是:  相似文献   
94.
目前,许多部门和驾驶员纷纷反应道路限速过低,路难行、罚款重,而道路主管部门按公路设计速度设置限速标志,交警部门按标志设定的限速进行监控,如何协调安全与畅通关系,合理设定道路行车速度的限定,成了当前交通管理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5.
节约创造价值,是今年时尚的关健词。有车一族不断的发展,汽车的增多使得城市道路相对萎缩,车难开,路难行等等交通滞后问题突显出来。而堵车是汽车耗油和环境污染的元凶。堵车在我国一年有数以亿计的人民币的损失。所以政府管理到位,保障道路安全,高效,可省钱、环保,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96.
《安全与健康》2005,(11):53-54
全世界60亿人口中,靠右行的“右派”约40亿,靠左行的“左派”20亿。  相似文献   
97.
《劳动保护》2005,(10):I0011-I00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交通厅(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现将《预防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98.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业方面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全面促进就业的任务更为艰巨。  相似文献   
99.
刘裕  蔡诗琪  田欢 《安全》2019,40(2):24-28
随着我国加快从"乡村社会"迈向"城市社会",城市安全问题成为了新时期亟待解答的"国家命题",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风险相关问题,提出了适合成都的安全风险预防指标体系,并以"技术防控"开发建设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以"标准防控"推动企业和公共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以"群众防控"依托安全社区为载体,构建基层社区公共安全体系,为我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0.
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型,利用中部地区37个资源型城市2005—2014年城市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30个指标数据,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动态变化进行测度,并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二者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5以来人口城市化对资源型地区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力减弱,社会城市化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并趋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资源条件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影响最大,但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对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影响力正变得日益重要。(2)各城市间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较大,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较小。自2005年以来城市化发展综合水平的城际差异无较大改变,但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城际差异正变得日趋缩小。位于山西省的资源型城市城市化综合水平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的变动较之其他省份更为显著。(3)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协调类型处于勉强协调、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并以初级协调型为主。2005以来中部地区多数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保持不变,关系恶化的资源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和湖南,关系更为协调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位于山西。(4)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差异显著,而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差异并不明显。再生型和衰退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成熟型城市的耦合协调度较低。(5)城市化滞后仍是资源型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