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4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41.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促进入与自然的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342.
陈琪琪 《环境教育》2014,(1):125-125
环境问题是中国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环境问题解决得好坏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国际形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使所有人都能获得清洁的大气、卫生的饮水和安全的食品。  相似文献   
343.
关于加强环保工作与构建和谐青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爱珍 《青海环境》2005,15(2):47-49,56
构建和谐社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求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理念。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严重破坏,都会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引发人与社会的矛盾。良好的环境和生态秩序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经济繁荣、社会文明与环境优化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344.
介绍了江苏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的现实意义、定义及在小康社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