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复杂工业系统中班组人因失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复杂工业系统中 ,人因可靠性分析 (HRA)是预防和减少人因失误的有效方法。人在复杂工业系统中的生产活动 ,往往是由组织中班组成员集体完成的 ,完整的HRA必须充分考虑班组人误的产生。班组人误的产生有其自身的规律 ,如何合理地定义人员行为形成因子 (PSFs)是班组人因失误分析的难点 ,也是班组人因失误分析的重要手段 ,被广泛应用在核电厂 ,航空和造船工业领域的事故分析中。笔者详细分析和探讨了班组人因失误的定义、产生过程及相关的人的行为形成因子 ,以期能使大规模工业系统中的人因失误分析更加合理和完善。  相似文献   
32.
运用经济学和系统论的观点对矿业权市场的信息形成与传递、交易客体的价格形成的有关过程与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矿业权市场的信息传递模式和探矿权、采矿权的价值构成模式,并对矿业权市场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3.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湿地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山  李秀贞  李秋年 《青海环境》2004,14(3):101-103,118
文章依据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探讨分析了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湿地形成的基本条件、类型及分布特点,阐述了其重要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4.
利用淮南新庄孜煤矿采集的煤样、矿井水样开展淮南煤层生物产气的可行性研究及产气途径分析。实验样品采自A1煤层63301切眼,采深786 m煤样的工业组分包括煤样水分含量1.2%、挥发分29.23%、固定碳含量82.72%。实验对照组为矿井水样、煤样、缓冲试剂(N-TES)、ORP指示剂、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混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产乙酸菌抑制剂盐酸万古霉素、二氧化碳吸收液(反应器中内置NaOH溶液,与液体培养基隔离)。经过56 d实验,整个反应过程pH值在7~7.9,适合微生物生存,TOC浓度保持在750~950 mg/L,底物相对充足,最终产气率对照组(0.36μL/g煤)NaOH吸收液组(0.28μL/g煤)盐酸万古霉素组(0.26μL/g煤),该结果表明淮南煤层可生物产气,同时存在乙酸氧化途径和CO_2/H_2还原途径,以乙酸途径为主。  相似文献   
35.
如何有效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实现文明旅游已成为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辨识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根治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为此,在分析相关文献及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危险源理论,从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四个维度出发,提炼出导致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借鉴物理学中触发器工作原理,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风险形成机理模型可以客观反映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路径,可为旅游不文明行为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36.
用氯和氢氧同位素揭示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氯离子浓度和δD、δ18O值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秦皇岛洋戴河平原地下水的形成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洋戴河平原地表河水来源于中上游水库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且河水沿程受到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更低的支流或灌渠水补给,从而使δD、δ18O值、氯离子浓度呈现沿程逐渐降低的现象.山前丘陵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洪积扇及山麓地带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的蒸发作用影响,除了接受丘陵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外,洋河附近地下水还受到洋河水库水的混合.研究区西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和大泥河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约为13%,而东部咸水带的地下水由上游地下水、本地污水和地热咸水混合而成,地热咸水的混合比率不超过9%.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主要由本区地下淡水和海水(海水混合比率不超过10%)混合而成,并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水或农田灌溉水的补给,其中,浦河一带是地表水或灌溉水补给较为明显的地段.  相似文献   
37.
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探讨其形成机制是控制酸雨污染的重要研究基础.本研究基于遥感监测的降水发生前后的致酸前体物大气SO2和NO2柱浓度数据,利用气流轨迹方法探讨了辽宁省大连和丹东2007年典型场次酸雨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卫星遥感影像与气流轨迹法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表达酸雨前体物的来源、传输模式及降雨对致酸前体物的清除效果,为科学、合理地判断酸雨沉降机制提供了更加直观、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8.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质勘探的一些方法逐渐广泛运用到地质找矿的领域中,特别是物探、化探等勘探手段.本文通过对矿物质的几种成矿理论以及地质勘探在地质采矿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鼎湖山秋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子锐  王跃思  刘全  刘鲁宁  张德强 《环境科学》2011,32(11):3160-3166
利用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仪(TEOM)及大气细粒子快速捕集及其化学成分自动在线分析系统(RCFP-IC)于2008年10~11月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定位站进行了大气细粒子(PM2.5)及其二次无机组分(SO42-、NH 4+和NO 3-)与相关污染气体组分的同步观测与分析,同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HYSPLIT轨...  相似文献   
40.
2012年4月15日是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纪念日,这艘当时号称永不沉没的"梦之船"的失事原因也有了新的说法。1912年1月4日,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400年间最近的距离。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正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