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用体视显微镜和电化学极化技术考察了微液滴现象的形成特征及其在大气腐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金属性质、主液滴性质、气相环境相对湿度和液/固界面性质对微液滴形成有重要影响.微液滴的出现能够增强金属表面润湿能力,促进金属表面液膜的扩展,从而诱发和加速大气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92.
坡面泥石流是山地分布最广,出现频率最高的灾害现象。基于野外现场调查及室内实验分析,阐述了老里沟坡面型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并结合泥石流动力特征参数进行了危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上坡面侵蚀沟道发育,为坡面型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降雨是诱发老里沟坡面流的主要因素;老里沟泥石流类型为高中频、小规模、粘性、暴雨型泥石流,属于中度危险泥石流沟。  相似文献   
93.
珠江三角洲新垦大气核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 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1 nm粒径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 结果表明,新粒子事件期间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为7.2~9.4 cm-3·s-1,1 nm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为7.65×102~1.14×105 cm-3,与前体物硫酸蒸气浓度比较一致,气态硫酸应是主要的核化前体物. 新垦地区背景气溶胶中积聚模态对碰并汇贡献较大,事件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变化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本研究获取了新垦核化速率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核化机制. 由于成核临界粒径的不确定性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确定成核临界粒径对核化速率计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4.
查明了大沟泥石流的发育情况及泥石流沟谷特征,从而确定了大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以利于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并通过计算确定了汶川震区典型泥石流的运动特征,这些结论对于如何经济合理治理大沟泥石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以上结果针对大沟泥石流可以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建议在现有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增设三道重力式拦砂坝,并在治理后采取生物措施对其进行综合防治,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采取生物防治措施可以起到拦截降水、调节径流、护坡稳坡、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和抗雨水侵蚀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火山泥石流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火山泥石流的研究历史,介绍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情况.主要内容包括火山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机制及特征研究,火山泥石流的评估,火山泥石流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等.在论述这一领域相关研究进展的同时,对有关研究内容进行了评述和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6.
徐德生  杨可  段玮 《环境工程》2022,40(1):207-215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数据库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1991-2021年钢铁行业碳排放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析其研究特征及发展脉络,以期为中国未来的钢铁行业碳排放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以中、美、英、日等国为核心的科研力量为该领域...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区内矿泉水分布规律,采集了100件简分析及微量元素分析样品、45件矿泉水全分析样品,采集样品为泉水、井水。全县发现37处矿泉(井)水点,研究区矿泉水点多沿断裂分布,多出露于深(储水、导水)断裂带。地层岩性是形成矿泉水的基础条件,同类型矿泉水点多分布于同一地层或相似地层。富硒矿泉水多分布于寒武系地层区,富锶型多分布于花岗岩类或新生界古近系石泉组砂砾岩地层区,偏硅酸则主要分布于新生界古近系石泉组砂砾岩中。  相似文献   
98.
99.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冯蔚  丁峰  尚玥  谢鸣捷 《环境科学》2024,45(4):1975-1982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收集PM2.5滤膜样品,分析了各样品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质组分.结果表明,苏南五市PM2.5各组分中ρ(NO3-)均为最高[(9.54±10.1)~(12.1±11.3)μg·m-3],比其它目标组分高约2倍以上.由于受更多道路扬尘和燃煤源的影响,常州市PM2.5中Ca2+、Cl-、OC和EC的浓度平均值高于其它4个城市.将所有目标组分浓度相加得到重构PM2.5(r PM2.5)浓度,发现各城市r PM2.5浓度均由二次无机离子(NH4+、NO3-和SO42-,SNA)主导,占比高达(59.2%±11.1%)~(70.8%±9.72%),且r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