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91篇
综合类   579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15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采用5B-1型COD快速测定仪测定废水中COD,得到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2.
真菌毒素是由各种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繁殖而产生的一系列次级代谢产物.目前报道的真菌毒素已多达300余种,大部分真菌毒素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具有致癌、致畸、影响生长发育等不良健康效应.用于制备葡萄酒的农产品如葡萄等,在生长、贮存和加工过程中易于被各类真菌浸染,进而导致各种真菌毒素污染.赭曲霉素(OTA)是葡萄酒中常见的一种毒素.欧盟法规规定葡萄酒中OTA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为2μg.L-1.  相似文献   
203.
对聚氯乙烯(PVC)中增塑剂的检测一般是参照ASTM D3421-75法.2004年,欧盟和美国同时发布PVC中增塑剂的检测方法,分别为欧盟的EN 14372:2004和美国的ASTM D7083-04,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推荐性标准,如:GB/T 20388-2006.  相似文献   
204.
活性炭应用测试新技术——微型快速穿透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了微型快速穿透(MCRB)实验与中小型、小型传统穿透实验方法的对照实验,结果表明,MCRB实验适用于模拟大型活性炭床的穿透情况,预测处理费用以及精选活性炭.MCRB实验加快了实验速度,避免了传统穿透实验中常见的问题.空床接触时间(EBCT)、活性炭粒径对MCRB实验有一定影响.使用粒径120~180目的活性炭,MCRB实验的压力一般小于3.03×105Pa.MCRB实验对2,4-二氯苯酚(2,4-DCP)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模拟废水的吸附处理获得合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5.
地表水中BOD5的快速预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日常监测地表水得到的大量BOD5、IMn和DO数值,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可寻求地表水中BOD,与IMn、BOD5与DO的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由此通过短时间内测定地表水中UMn。或在现场使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的DO,以及其已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快速预测地表水中的BOD5。  相似文献   
206.
通过工程实例讨论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的工艺过程和处理效果,结果除总磷外,处理生活污水其出水CODCr为5. 0~2 6 . 0mg L ,SS为1 .7~10. 0mg L ,NH3 N为0 . 30~2 .31mg L ;处理受污染的河流水时,其出水CODCr为8. 0~2 6 . 0mg L ,BOD5为1. 0~6 . 0mg L ,SS为2. 0~6 .0mg L ,NH3 N为0 . 17~2. 5 4mg L ,均能达到相应的处理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型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7.
苏锡常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地区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国土空间配置亟待优化.本研究基于多源数据,对苏锡常地区2000~2018年碳储存、食物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3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方法识别了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表明:(1)整体来看,2000~2018年,苏锡常地区的碳储存服务略有上升,食物供给服务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波动下降;(2)苏锡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严重失衡,表现为中部建成区低,四周自然用地高的分布特点,城镇扩张区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退化较为严重;(3)在权衡与协同分析中,碳储存-食物供给服务、碳储存-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协同关系,食物供给-维持生物多样性服务呈现权衡关系;(4)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空间差异,低值协同区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高值协同区主要分布在西侧与南侧林地范围,低-高值与高-低值权衡区在空间上呈环绕相间分布.苏锡常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低值协同区和权衡区,有针对性地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措施,合理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增效.  相似文献   
208.
低温液氮与泡沫混合液直接接触产生氮气泡沫是一种新型的掺混形式,利用液氮高汽化比的特点,搭建液氮泡沫可视化实验装置,进行氮气-水两相流及液氮泡沫流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液氮相变产生大量氮气,其与泡沫液混合产生泡沫,温度有所回升,最终趋于泡沫混合液温度;管路沿程压降较小;液氮射流破碎及流动过程可分为6个区域:低温液氮区、向上循环翻滚区、滞留区、泡沫与泡沫混合液混合区、致密泡沫区、泡沫混合液区。流体向下游流动过程中持续发泡;为防止管路结冰,需合理控制泡沫混合液与液氮流量。  相似文献   
209.
210.
微生物是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首要问题,水环境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推动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水质安全预警技术发展的保障。随着对水质微生物污染快速检测和准确预警新要求的提出,水环境中微生物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应用。笔者总结了水环境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重点讨论了饮用水源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各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用程度,将其归纳为常用快速检测技术、潜在适用快速检测技术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等类别,并详细阐述了一些应用较广的技术,以期为构建水质微生物污染早期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