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2622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706篇
综合类   154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45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21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34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境宣传教育作为培养公众对环境的关心和理解,旨在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一项崇高事业,对环境保护乃至经济发展全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环境要得到保护和改善,宣传教育必须先行。由于国家对环境宣传教育的极大重视,使环境宣教活动几乎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2.
本文将武汉市花桥小区作为研究整体,根据居室建筑结构,确定小区居室环境质量代表采样点位;选定SO2、NOx、TSP、pb、HCHO、CO等六个评价因子;经监测分析后,俄有关评价标准,对小区居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提出了以后居室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3.
品牌是指不同竞争为相互识别而赋予各自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说明、标记、符号、形象设计及它们的组合。由此可见,品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品牌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包括名字、标识、员工形象等;第二,品牌必须有它的化内涵,能让消费在看到这个品牌符号的时候联想到它将带来的超值享受与体验,这种体验应该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品的。可见,品牌的目的就是识别一个卖方集团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将它们与竞争对手所提供的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54.
刘金辉 《能源环境保护》2000,14(6):48-49,55
本文通过安徽省淮北市杜集村在粉煤灰回填地基上建造抗变形民房为实例,分析介绍了粉煤灰回填地基建造抗变形民房的可行性及抗变形民房技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5.
建筑垃圾再生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和提出了废旧普通混凝土及废旧特种混凝土,废旧砖瓦等建筑垃圾再生的技术路线,其特点是只要通过破碎筛分,粉 ,加入辅材料、成型工艺,免烧,免蒸就可制得再生产品。  相似文献   
56.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的竞争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发展规律。再生资源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洗礼 ,无论在资产结构、人员结构、经营结构还是经济模式、营销手段、竞争业态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整个产业调整过程中 ,有的企业适应市场发展 ,就活了下来 ,并且逐步在行业中突显出来 ;有的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就逐步在行业中消沉了 ;有的企业虽困难重重 ,但励志创新 ,力图东山再起。浙江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就是走过了从资不抵债到再度辉煌的发展历程。 2 0 0 0年 ,我们公司资不抵债 ,入不敷出 ,经营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57.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外工程造价的发展及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8.
59.
本文介绍由于居室装修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论述了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途径,及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0.
文化差异会使得跨文化交际产生困难、误解和矛盾.对文化差异必要的了解在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分析了文化差异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及造成误解和误译的原因,提出了进行跨文化交际应具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