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我国有机肥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我国目前主要的有机肥的种类、利用方法及利用现状。根据我国目前土地的肥力状况及肥源状况,提出了我国今后肥料体系中有机肥合理利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2.
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流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坑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上海郊区旱作农田氮素降雨径流和降雨渗漏流失的特征、相关因素和流失负荷。结果表明:平水年重质土麦地总氮流失负荷为18. 38 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4. 4kg·hm-2,渗漏为13. 98kg·hm-2;菜地总氮流失量为55. 65kg·hm-2,其中降雨径流总氮流失负荷为21. 6kg·hm-2,渗漏为34. 05kg·hm-2;旱田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90%左右。施用有机肥可较大幅度地减少旱田的氮素渗漏流失。  相似文献   
43.
齐增恒 《环境》2007,(3):59-61
相对于工业污泥的高危害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主要含泥砂、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及其凝结的絮状物,各种胶体、有机物及吸附的金属元素、微生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等综合固体物质,主要成份为有机物.因而其本身就是很好的农用有机肥原料,可进行综合利用,将其变废为利.  相似文献   
44.
有机肥施用对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对田面水氮、磷流失及水稻系统养分吸收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FN)、常规施肥减氮磷量20%处理(F0)、减氮磷20%+有机肥处理(F1~F4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分别为1 500、3 000、4 500和6 000 kg/hm2)共6个处理,探索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田面水中ρ(TN)、ρ(NH4+-N)均于施肥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于第7天后逐渐趋于稳定,ρ(TN)和ρ(NH4+-N)分别维持在各自峰值的5.1%~10.9%与4.8%~9.6%,田面水中ρ(TP)的变化趋势与ρ(TN)相似;F0与F1处理均能有效降低田面水中ρ(TN)和ρ(TP).与FN处理相比,F1处理下ρ(TN)、ρ(NH4+-N)与ρ(TP)平均值分别降低了6.5%、9.1%和3.1%,该处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流失风险,且增施有机肥可使水稻增产0.2%~19.8%,地上部分氮、磷累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田面水养分动态等指标发现,F1处理不仅能提高区域双季稻产量,还能有效控制田面水氮、磷养分浓度,降低氮、磷地表径流产生的农田面源污染风险,是针对南方双季稻田的一项"控源节流"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45.
田飞飞  纪鸿飞  王乐云  郑西来  辛佳  能惠 《环境科学》2018,39(10):4717-4726
为了揭示土壤水分、温度和添加不同氮肥对大沽河流域农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设置对照(CK)、添加尿素N 120mg·kg~(-1)(Ur)和添加尿素N 36 mg·kg~(-1)+有机肥(相当于添加N 120 mg·kg~(-1),UM)这3个处理进行为期84 d的室内恒温培养实验,实验共设3个培养温度(15、25和35℃)和3个水分梯度[60%、75%和90%田间持水量(WHC)].结果表明,施肥类型和培养温度对土壤氮素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和氮潜在矿化势(N0)均具有显著影响(P0.01).与CK处理相比,Ur和UM处理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分别增加了1.46~8.17和2.00~8.15倍.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氮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各温度梯度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未施肥处理相比,Ur和UM施肥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可溶性有机氮(SON)的含量,且施肥处理土壤中SON含量与氮素累积矿化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SON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组分,参与了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升高温度能显著提高土壤中SON的矿化速率和矿化强度,但水分对各处理土壤的SON无显著影响.此外,施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氮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P0.05),尿素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的氮矿化温度敏感系数最低(Q10=1.01),说明配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强度,这有利于减缓高温条件下矿质氮的释放速率,并提升作物对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6.
黄淮海地区鸡粪有机肥重金属含量特征及环境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黄淮海地区5省2市120种商品鸡粪有机肥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肥中Cu、Cd、Pb、Zn和As含量、形态分布以及浸提毒性.结果表明,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表现为ZnCuPbAsCd,与有机肥行业标准相比,Cd、As、Pb存在超标现象,分别为6.7%、47.05%和14.28%,不同省市间重金属含量差异明显.有机肥中Cd、Zn主要以铁锰结合态存在,分别占37.3%和43.79%(质量分数),而残渣态Pb、有机结合态Cu,交换态As比例较高.有机肥中TCLP-Zn、-Cu、-Cd、-Pb和-As含量分别为41.11、3.33、0.07、1.25和0.21 mg·kg~(-1),有机肥中Zn和Pb含量超标数为6和5个,分布在河北省和江苏省.有机肥中Zn、Cu、Cd和As总量与TCLP提取态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按鸡粪有机肥年施肥量15t·hm-2推算鸡粪有机肥安全使用年限:河南天津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在反季节催花期间不同催花肥处理下莲雾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菌16S rRNA V3-V4区进行检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不施肥(CK)与两种不同浓度施肥处理组(IF组,即无机肥处理组;GM组,即羊粪有机肥处理组)下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①所有样品中共检测到10 925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操作分类单元),包括239 639条有效序列,可分为28个门411个属.②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多样性顺序为IFM(中浓度无机肥处理)> GML(低浓度羊粪有机肥处理)> IFL(低浓度无机肥处理)> GMM(中浓度羊粪有机肥处理)> CK(对照)> IFH(高浓度无机肥处理)> GMH(高浓度羊粪有机肥处理).其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菌群,所占比例超过总数的67.33%.③不同施肥条件下莲雾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显示,CK、IF组和GM组所特有的OTU数量分别占总数的0.51%、7.08%和2.60%,表明不同肥料的添加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IFH和GMH处理下,酸杆菌门的Subgroup_2_norank属与绿弯菌门的JG37-AG-4_norank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13.13%和15.89%.④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热图分析表明,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这五类菌群与不同环境因子的显著性关系如下:装甲菌门群落结构与pH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硝化螺旋菌门群落结构分别与w(TN)和w(有机质)呈现出显著负相关,酸杆菌门群落结构与w(速效磷)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放线菌门群落结构与w(速效磷)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厚壁菌门群落结构分别与w(速效磷)和w(速效钾)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适量施加无机肥或羊粪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有利于土壤生态环境的改良与维系.   相似文献   
48.
阻碍我国有机肥推广的经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肥施用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有机肥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和监管体系薄弱是影响有机肥推广的两个主要原因,其中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增加了农户和企业在有机肥使用或生产上的投入成本,从根本上遏制了使用或生产有机肥的积极性,而监管体系的薄弱进一步缩减了有机肥的利润空间,因此阻碍有机肥推广的根本成因在于有机肥经济正外部性未能内部化,即经济激励的缺失。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9.
中国商品有机肥重金属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来自10个地区不同生产原料的118个商品有机肥样品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1)商品有机肥样品中的Cd、Hg、Pb、Cr、As、Zn、Cu、Ni的平均值分别为0.600、0.120、7.34、84.30、9.45、202.91、91.06、11.01 mg/kg.(2)河南、湖北、上海的商品有机肥中8种重金属平均值均较高;内蒙古的商品有机肥中Cr平均值为20.32 mg/kg,广西的商品有机肥中Zn平均值为51.36mg/kg,远低于所有样品中Cr和Zn平均值.(3)以猪粪为主要生产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平均值最高.(4)Cr超过中国商品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欧盟生态标志法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加拿大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A级)和加拿大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B级);As、Cd超过中国商品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欧盟生态标志法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加拿大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A级);Cu、Zn超过欧盟生态标志法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和加拿大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A级);Hg超过加拿大堆肥重金属限量标准(A级);Pb超过中国商品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Ni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50.
作为一种亲环境的农业生产资料,施用有机肥可改善当前的农业环境污染现状.为探究农户亲环境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原因所在,以有机肥施用为例,基于农户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认知特征、心理特征和外部情境因素,对导致农户在施用有机肥这一亲环境行为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与意愿的悖离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存在悖离,农户对有机肥了解情况、感知行为控制、社会责任感、社会规范、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地块数和有机肥收益是该现象的成因.此外,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而言,农业环境污染认知水平越高、农业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影响认知水平越高,其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可能性越小;对较大年龄和女性农户而言,居住地与地块距离越远、地块周边交通状况越差,其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可能性越大.据此提出应提升文化程度较高农户的整体认知水平、加强对施用有机肥的宣传、合理制定有机肥施用社会规范、加大对有机肥施用措施的补贴力度、在尽量照顾较大年龄和女性农户前提下调整耕地并进一步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向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