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25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1.
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总结了墨江农村环境整治现状。深入调查了卡房村污染状况,核算了污染负荷,摸清了污染原因,提出了对其进行农村综合整治的思路和措施,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2.
生态产品的属性及其价值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当前安全环保严峻形势下环保部的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重点,结合大港油田滨海热电厂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核查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健全污染物减排档案、升级和完善DCS系统、加强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和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等可行性建议,以期不断改进环保管理,提高污染减排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14.
针对CO_2驱油封存技术,我国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还处于空白,亟待加强。文章从CO_2泄漏路径分析、环境监测方法的筛选以及环境背景值缺失情况下的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各环节的主要研究思路。其中重点介绍了"过程分析法"在CO_2泄漏识别中的应用,强调环境背景值不仅是注气前的环境状况,在注气过程中,每个时间点之前的监测数据均可以看作是背景值。为我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5.
美国关于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以美国的温室气体核算为参照对象,对比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在数据来源、核算方法、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的准确度,以求更准确地反映国内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116.
发电行业已成为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全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全部将发电行业纳入控排范围。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的差异,对于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7.
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进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补偿关系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确定是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对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整理,总结了目前较为常用的五种核算方法,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法、生态保护总成本法、水质水量保护目标核算法、水资源价值法和支付意愿法,对比分析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对近来出现的水足迹等新方法进行阐述。未来研究中,应实现核算方法结合、补偿标准的动态评估及提高核算体系的可操作性等。  相似文献   
118.
利用美国石油协会(API)小呼吸损耗核算新公式对国内某油田4个联合站的采出液沉降罐进行了小呼吸损耗核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PI的核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别较大,相对误差可达90%以上,原因是国内油田采出液沉降罐的现场工况与API公式的模拟条件差别较大。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平均液体表面温度和平均气体流速两个影响因子对上述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后的公式对另外两个联合站的沉降罐进行了小呼吸损耗核算,核算结果的相对误差降至10%以下。  相似文献   
119.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度。文章讨论了综合监测系统的对策、网络设计、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还讨论了必需的科学的组织形式。以4条跨界河流[欧洲的莱茵河(Rhine)和多瑙河(Danube)、南美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东南亚的湄公河(Mekong)]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的监测方法学。对于工业化程度高的流域(如莱茵河和多瑙河),早期预警系统尤为重要。最后探讨了新的性价比好的污染监测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数据很多,但信息量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0.
崔金星 《环境保护》2012,(20):51-53
拥有一套坚实、透明、可信的碳减排评价机制是我国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政策与措施有效运行的基石.201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