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21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1.
以实地考察材料为基础,分析了兴山县农业生态环境的两大问题——水土流失和土壤质量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2.
湖南省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建林 《生态环境》2000,9(4):266-269
目前湖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0a前的1.87万km2增加为4.40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0.8%。水土流失为中等以上的县市占全省的比例达到了60%。湖南省水土流失以面蚀为主,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水土流失主要有以下危害降低土壤肥力,加剧旱洪灾害尤其是湖区的洪涝灾害,降低水利工程效益和阻碍水上交通。由此可见,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湖南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广大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还关系到保护环境、资源和洞庭湖区的长治久安问题。  相似文献   
113.
在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14.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5.
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扰动和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目前,对风电场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体系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在各个地区不同岩性条件下水土流失又有着本地区独有的特征,所采取的措施也不能千篇一律.以湖南省3个不同岩性区的风电场为例,对其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不同岩性条件下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配置.  相似文献   
116.
为掌握福建省境内个22重点县水土流失地理国情现状,利用高分辨率资源三号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以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为依据,通过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度以及坡度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信息提取,基于GIS软件平台上,建立符合福建省水土流失地理国情的遥感监测信息提取模型。经GPS进行野外调查、验证和修改,最终完成区域水土流失图斑的提取和建库工作,为科学规划与治理及其成效分析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水土乃万物之源,生态之本。要想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从水土保持工作做起,以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促进经济的长效可持续发展,认真执行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使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互关系,明确了水保工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旨在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8.
结合水土流失的概念和特点,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9.
亲爱的大自然母亲:我们必须向您做一份深刻的检讨。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安静地依偎在您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甜甜地入睡。您用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在您的无私奉献中,我们长大了。然而令您意想不到的是曾经那个让您欣慰、满足、开心的我现在却发  相似文献   
120.
沈立 《环境》2014,(5):52-54
正"早年在粤北南岭的林场调研时,还睡过山上的木屋,晚上刮风下雨屋子会渗水,把所有衣服都裹上还是冻得不行。"徐颂军回忆道。支撑他克服困难、坚持下来的,是一颗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心。说起广东愈趋严峻的生态形势,徐颂军总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堆事例,并提出一些独到的看法。事实上,从2008年进入政协后,徐颂军关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就一个接一个,他在20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