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6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496篇
安全科学   2405篇
废物处理   300篇
环保管理   1274篇
综合类   7501篇
基础理论   593篇
污染及防治   414篇
评价与监测   2532篇
社会与环境   209篇
灾害及防治   436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66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971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697篇
  2010年   512篇
  2009年   538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600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533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32篇
  1995年   372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81.
根据排放水污染物总量监测规范,针对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排污口不规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2.
文中指出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存在的不完善性,提出建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使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由浓度控制转向总量与浓度结合的控制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法规体系,规范排污行为.并阐述了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3.
对大西比-东宇1000系列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维护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主要监测仪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84.
在非分散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中,本文将对样品的2次萃取改为1次萃取,并对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1次萃取法准确、可靠,且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分析速度,在日常的样品监测中可行.  相似文献   
185.
做好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建立完善的危险源档案及预警方案,合理配置设备、建立应急监测网络,加强领导、强化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及制定详细的应急监测工作程序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6.
介绍了京沪高速“3.29”液氯意外泄漏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中正确确立气、土、水、植物等环境介质作为监测对象,科学确定氯、氯化氢为监测因子,并因事制宜科学地选择监测方法,为事故处理指挥部迅速正确处理事故提供了优质快速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7.
广东中山横栏六沙水质氨氮监测使用的是澳大利亚格林斯潘公司Aqualab水质监测系统,在周核查和月比对中[1]发现氨氮的自动测量值连续偏低,经过分析[2],找出导致氨氮测量值偏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  相似文献   
188.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与处置仪器设备的配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基本内容与要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介绍了环境应急监测与处置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具备的功能.指出各级环境监测站应结合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89.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污染源监测报告(数据)的有效性是保证环境执法严肃、公正的重要条件,也是是守法企业展示良好社会形象的基本保证。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探讨污染源监测报告的有效期问题,以利于相关各方严肃、科学、合理地使用污染源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0.
高锰酸盐指数是水体受还原性有机(无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格标。其测定结果与溶液的酸度、加热温度和时间有关,因此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规定样品处理时要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这样分析一个样不仅耗时长,而且对于批量分析环境样也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试用电炉在火加热10min法,并与标准分析方法即水浴30min法(以下简称水浴法)做了对比实验和探讨。证明电炉直火加热10min法精密度与准确度均符合要求,且简便、快速,在常规监测中可替代水浴30min法。1实验方法1.1直火加热法分取100ml混匀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