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EOF和BP网络的库群径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德智  董增川  夏军 《灾害学》2006,21(3):54-57
在考虑多个水库径流相关性的基础上,基于自然正交函数,将多维径流序列分解成时不变的空间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矩阵,并运用网络对时间权重系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库群径流做出预测,以某区域中的三座中型水库为例,选用灰关联模型进行比较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太原市环境质量指标与污染源排放趋势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秩相关系数检验方法为基础 ,对太原市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放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得出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3.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出一种高精度的预警方法.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建立包含22种常见污染物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数据库,然后采用典型相关系数准确揭示污染事件发生后多元水质参数之间的协同反馈规律.最后,基于多参数协同反馈规律构建“典型相关系数-随机森林”水质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模型对已知和未知污染物的平均准报率分别为96.78%和98.33%,对水质监测基线的平均误报率为0.16%.本研究成果可为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损失和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4.
基于极大似然法(MLE),通过构建不同情形下的似然函数,提出了删失数据相关性估计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样本容量、删失比例、总体相关系数与干扰项等因素对估计值准确性的影响.同时,将MLE与替换法(通常将删失部分替换为LOD或LOD/2)和删除法(直接将删失部分删除)做对比,检测了MLE的精准度.以澳大利亚土壤普查数据作为实例对方法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样本容量越大,研究中的MLE的结果越准确,当样本容量达到2000时,估计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受删失比例影响较小.MLE的相关系数估计值随删失比例(0%~90%)与总体相关系数变化程度较小,具有渐进无偏性和一致性.添加干扰项对MLE的准确性影响较小,表明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随着删失比例的提升,MLE精确性明显优于删除法和替换法.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土壤普查数据中,Ag与Hg有着较高的相关性,Hg与Hf之间相关系数几乎为0.  相似文献   
85.
基于相关系数优化法的河流突发污染源项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媛华  王鹏  姜继平  郭亮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02-1807
基于相关系数优化法,结合地表水环境特征和污染物水质过程特征,推导出一维河道中单点源瞬时排放的源项反演算法,得到了污染源排放特征与河流环境特征参数的反演公式.采用假想算例进行数值试验,综合分析了流速信息、污染物衰减、监测距离、监测数据误差及中间参数?T选取等因素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最优条件的寻找方式.间隔10min进行两次监测采样,若监测误差小于5%,反演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7,污染源位置和排放量反演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4%,综合相对误差在2%以内.并且方法具有监测布点简单高效,数据需求低,编程简单等优点,值得在环境应急管理中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不同位置预制裂缝的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声发射试验,开展了不同预制裂缝偏移比下混凝土I-II复合型断裂的声发射过程参数、状态参数、统计参数分布规律,以及参数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振铃计数—时间曲线、能量释放率—时间曲线的突变可表征I-II复合型断裂过程的临界状态,随着预制裂缝偏移比的增大,峰值荷载增大,试件脆断性增强;部分声发射过程参数间具有高度或中度相关性;随着裂缝偏移比的增大,试件起裂阶段主频均以低频占优,失稳阶段主频呈现“高—低”趋势。该研究可为混凝土损伤状态判别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87.
干旱区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绿洲经济建设的水平.通过对玛纳斯河15年来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从中寻找出该流域的地表及地下水质变化规律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玛河径流形成区及山前倾斜平原区水质一直保持在一级未受污染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地下水中挥发酚以及氮素含量逐年上升,但总体水质仍然保持在一级未受污染级别的范围.  相似文献   
88.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2004~2010年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NO2和PM10有上升趋势,SO2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9.
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对径流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光明新区典型下垫面的径流雨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了监测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研究了降雨特征和下垫面参数对径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event mean concentrations,EMCs)的影响。结果表明:(1)降雨特征和下垫面特征共同影响着污染物EMCs,而且污染物EMCs随雨前干旱天数、平均雨强和车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随着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汇流面的增加而下降。(2)雨前干旱天数、降雨量、降雨历时和车流量是影响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参数。(3)污染物的冲刷规律存在一个临界雨强,当降雨强度小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冲刷和溶解为主,污染物浓度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升高;当大于临界雨强时,污染物以稀释为主,随着雨强的增加,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公园植被浅沟中SS的累积和冲刷规律的临界雨强(或范围)介于0.15~0.49 mm/min。该研究结果旨在为研究区域降雨径流污染的评价和控制方案的设计、优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0.
于2006年4-6月在红沙港海域进行了四个航次调查,对海域中5个站位的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四个航次海水粪大肠杆菌群超标率最高为40%,异养细菌总数超标率均达60%以上.四个航次海水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55、1.792、2.215和0.578,异养细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4、2.73、24.04和6.11.生物统计学分析显示,粪大肠杆菌群与异养细菌总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2=0.439 9.红沙港海水已受到粪大肠杆菌和异氧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