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35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塔河油田一号联合站(塔一联)稠油污水具有粘度大、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等特点,它的回用与外排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研制开发的破乳剂和混凝剂,强化了除油效果,减轻了过滤系统的负荷,处理污水达到了注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32.
微囊藻毒素是由蓝藻产生的环状多肽物质,可引发人类肝中毒等健康问题,因此微囊藻毒素的清除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从泡菜、腊肠等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获得33株乳酸菌,通过对其微囊藻毒素清除能力的测定,获得一株具有高效微囊藻毒素清除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干酪乳杆菌BBE10-212.实验发现菌体浓度、藻毒素浓度、菌体活性等因素对实验菌株清除藻毒素的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外源添加5%的葡萄糖可使藻毒素清除率提高至52%,远高于未添加时的19%.而外源添加替代藻毒素的微生物发酵氮源以及作为部分代谢关键酶辅酶的金属离子则会抑制菌体对藻毒素的清除效率.研究结果为深入分析实验菌株清除微囊藻毒素的作用机制,实现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干预策略,并基于对菌株的代谢调控促进微囊藻毒素的高效降解提供了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33.
乳化油废水普遍具有有机污染物质浓度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特征。利用脉冲电场,实现油水分离,并结合脉冲电场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SO-4·,对破乳后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脉冲电场破乳试验中,当电源电压为18 V,溶液pH=2,电源频率为800 Hz,占空比为50%,极板间距为2.5 cm,反应时间为50 min时破乳效果最好,对于初始COD浓度为78340 mg/L的乳化油废水,COD的去除率高达98.03%;脉冲电场活化PMS处理破乳后废水试验中,当ρ(PMS),ρ(COD)=3,溶液pH=2,电源电压为15 V,频率为3000 Hz,占空比(一个脉冲循环内,通电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为70%,极板间距为2.5 cm,反应时间为2 h时,乳化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率最高达60.8%;且相同条件下,脉冲电源+PMS处理体系较直流电源+PMS处理体系降解率高出6.4百分点。  相似文献   
34.
冷轧废乳化液是轧钢过程中排放的高浓度难降解废水,治理的关键是破乳技术。主要介绍了混凝工艺、膜分离工艺、电凝聚气浮工艺、Fenton氧化工艺、微电解工艺、微波破乳工艺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对每种工艺在乳化液废水破乳中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其中混凝破乳和膜分离破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其他技术由于运行管理以及成本的原因应用相对较少,今后破乳技术的发展应该是高效、低成本的新技术开发或者对原有破乳技术进行革新。  相似文献   
35.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出现在施工期,设置环境监理可以变事后治理为事中控制,有效的控制铁路施工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本文总结了彭州支线环境监理实践的目的、内容、要求,以及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以期为其他铁路工程环境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 C22:6n-3)是具有各种重要生理功能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以质粒pYTFD5和pYFAD4为模板,扩增获得860 bp的△5-延长酶基因(elo5)和1 600 bp的△4-脱饱和酶基因(fad4).利用重叠延伸PCR构建elo5-fad4融合基因,Hind Ⅲ/Sph Ⅰ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处理过的pYES2.0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EL05-FAD4.转化酿酒酵母尿嘧啶缺陷型菌株INVScl,通过缺少尿嘧啶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子.添加外源脂肪酸C20:5底物.半乳糖诱导表达.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重组酵母总脂肪酸中出现了DH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63)新产物,融合基因elo5-fad4在酿酒酵母中得到了表达.图7表1参18  相似文献   
37.
为实现钻井泥浆无害化处理,提出了"酸化破胶-固液分离-催化氧化-微生物降解"的处理方法,并采用钻井现场废泥浆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浆密度调节为1.15 kg/dm3,酸化pH≤3,固液分离效果最佳;过滤分离后固相浸毒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液相经Fenton氧化、微生物降解后,COD将降低到110 mg/L以下。该方法运行成本低,处理彻底无隐患,为进一步工业化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毕琴  徐雨芳  赵玉明 《化工环保》2012,32(4):347-352
高含水油泥主要来自于页岩气田、油气田和炼厂的污水处理场(站),含水率一般高达90%以上,成分复杂、乳化严重,是性质稳定的多相体系。破胶脱稳是高含水油泥处理处置与利用的前提,也是减量化的瓶颈,其核心是调质脱稳用剂的优选。介绍了高含水油泥的性质及调质脱稳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高含水油泥调质脱稳用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总结了助滤剂、氧化剂、电解质、破乳剂、絮凝剂和微乳化剂等常用药剂的调质机理、适应范围、研究实例和优缺点,并提出了调质脱稳用剂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张雷  刘惠玲  王丽杰 《化工环保》2012,32(4):334-338
通过研究罐底油泥的理化性质,开发了适于处理罐底油泥的系列工艺:先采用调质技术提高罐底油泥流动性;再采用超声破乳降低油泥稳定性,改善油泥分离性能;最后采用卧式离心机对油泥进行离心分离处理.在复合型清洗剂加入量为800 mg/L、超声温度为60℃、超声功率为12 kW、超声时间为25 min、离心温度为60℃、絮凝剂加入量为600 mg/L、离心机转速为2200 r/min的条件下,系统稳定运行9d,离心机出口泥中含油率低于2.00%,水中悬浮固体质量浓度低于170 mg/L,达到了对罐底油泥进行除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40.
对武钢冷轧乳化液废水采用超滤和氧化破乳法进行对比试验,从试验运行效果、投资费用、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处理冷轧乳化液废水的最佳方法-超滤法。对冶金行业乳化液废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