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8 毫秒
41.
丁一凡 《绿叶》2010,(6):66-70
碳减排在欧美已经成了一种生意。在二氧化碳排放的威胁下,可能隐藏着一小撮金融集团的私利。中国可以借低碳发展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但我们也要密切关注碳排放方面其他国家的走向,随时调整政策。对于已经开始尝试的碳交易,一要及时评估它对国内减排产生的效果,二要跟踪国际社会碳交易的发展,防止碳交易演变成新的金融泡沫。  相似文献   
42.
迅羽 《环境》2014,(10)
正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5个碳排交易试点先后启动,2014年碳交易在各地继续推进。然而,调查发现,各大交易所交易量小甚至断断续续的现象普遍存在。专家指出,交易体系不完善,碳价得不到真实反映,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碳交易市场仍举步维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虽然没有减排约束,但中国被许多国家看作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2004年起,以各种排放(减排)配额为主的交易与以减排项目为标的买卖同时逐渐做大,催生了一个交易规模达1180亿美元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五年时间增长超过百  相似文献   
43.
碳普惠机制作为一种创新的碳减排机制,能够带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推动全民参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探索实施了碳普惠机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碳普惠模式。本文梳理了我国碳普惠建设实践进展,构建了碳普惠机制基本运行框架,分析了碳普惠在制度体系、方法学开发、平台建设及消纳渠道等方面的建设特点,并总结了建设经验及成效。基于碳普惠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明确定位、充分评估、加强指导、加大投入四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随着时间不断的发展,很多能源都面临着日渐减少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中就需要人们做出一些相关行动来支持节能事业。碳交易是目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而通过进行一系列节能减排等措施,间接影响了我国的碳交易市场的扩大。在既要考虑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又要考虑当下的能源问题的情况下,就需要对该情况下的碳交易市场进行研究。本文针对当下的能源与碳价格情况进行了相关讨论,并且对该环境下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做出了一定探究。  相似文献   
45.
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加了5%,达到930亿欧元,合1 200亿美元。碳市场成交额增加的原因是碳价格在2010年有所上升。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分析指出,2010年全球各地碳交易的加权平均价格增加了17%,由每吨CO2当量11.6欧元上升至13.6欧元。  相似文献   
46.
《环境保护》2013,(23):60
11月28-29日,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熙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论坛涵盖低碳发展、国际合作、碳交易、适应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5个方向,包括华沙会议后的气候谈判与国际合作、中国低碳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中国低碳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中国与低碳发展示范行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建设等11个分论坛。本次活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北京市  相似文献   
47.
当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步伐加快,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本文选取国内外典型企业碳资产管理实践作为案例研究,分析其碳资产管理的模式,总结其经验,并提出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应对策略,即在坚持基础性、专业性、全面性和前瞻性四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企业碳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主动参与碳市场政策的研究、讨论和制定,加强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培训。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保护环境、资源节约,期间规范化、常态化的环境保护价格工具主要包括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排污费价格工具、排污权交易市场价格工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工具和环境保护税绿色税收价格工具。本文解析了这四大环境保护价格工具的运用经验和发展演变,提出了借力价格工具打好当下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助推未来的环境保护改革再出发、探索核心的环境保护价格新机制、构建全球的人类环境保护命运共同体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以2005~2017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动态效应检验和三重差分等方法,考察了碳交易政策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异质性,同时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解析碳交易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实现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显著提升了工业碳生产率,实现了"降碳促经"效果,且该效果保持逐年上升趋势;异质性检验表明,各试点地区对政策的响应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工业碳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而广东、重庆未能对政策做出充分响应;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能够有效激励环境治理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技术革新效应,进而影响工业碳生产率提升,其中结构优化效应是响应政策最为充分的机制.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未来碳市场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0.
本文面向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部署,在《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分析碳信息披露对碳交易市场、企业降碳减污、节能降碳政策制定以及全民节能减碳行动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法律制度、披露内容、信息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碳信息披露制度,快速、审慎、协同推进碳信息披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