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9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56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3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对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俄勒冈州《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和加州《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立法进行简要评价,并就中国气候变化立法提出相关建议。《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是美国国内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的第1部立法,该标准与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标准执行具有灵活性;《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注重消费者权益保障,以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要与现行污染物防治制度、能源制度相协调,并探索与碳排放交易制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3.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环境立法理念经历了变化。环境立法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是决定环境立法目变迁的根源。在学理上对环境立法理念的历史发展和变革予以探讨,将有助于把握对环境立法目的的准确认识。因此,本文拟从环境立法理念的角度入手来揭示环境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14.
秦鹏  李奇伟 《环境保护》2013,41(13):34-36
环境立法中存在的冲突与不足,不仅在法律体系内产生了矛盾,也直接影响了环境执法效力。因此,规范环境立法过程,协调环境立法背后的多元利益冲突将有助于促进各方利益动态均衡,最大程度地实现以生态利益为表征的环境公共福利,实现环境立法应有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5.
竺效 《环境保护》2013,41(13):45-46
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运筹帷幄,任何工作均须找到突破口和抓手,在生态文明法治的系统工程中,可以《宪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意志的确立为前提,进而以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立法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预防管制、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生态损害的求偿修复等重点环节为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6.
汪劲 《环境保护》2013,41(7):35-37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违法行为制裁的规定不符合惩戒与威慑环境违法行为的立法目标,使得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得到全面实施。只有创新环境保护法律有关环境违法制裁条款,才能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一直在组织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修改。但这两部法律的修改  相似文献   
117.
刘超 《环境保护》2013,(Z1):67-69
随着全世界能源消耗量的持续增长,页岩气作为一种新型非常规天然气能源日渐引起关注和重视。我国国土资源部于2011年12月31日发布新发现矿种公告,宣布页岩气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我国第172个独立矿种。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3月16日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指出,要进行社会效益和环保评估,要在页岩气开发各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减少或杜  相似文献   
118.
程雨燕 《环境保护》2013,41(5):44-46
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状唤起人们对于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的高度关注。然而现行环评制度及社会风险评估机制都因未能兼顾环境风险及社会风险而无法有效应对相关问题,因此,于环评制度中引入社会风险评估并加以立法规制,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环评功效。2012年11月12日,在十八大新闻中心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要从加强依法环评、大力推进信息公开、进一步扩  相似文献   
119.
王良顺 《环境保护》2013,(Z1):52-54
我国环境犯罪的形势极为严峻,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必须遏制危害严重和危害深远的环境犯罪,然而环境犯罪的现行刑事立法却仍存有不足,刑事执法不严,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国家应当确立从严惩处的环境刑事政策,并通过完善环境犯罪的立法、加强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和严格执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20.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废弃物是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其不合理处置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和环境污染,作为一种潜在可回收利用的二次资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概述了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建设电子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体系对于构建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