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71.
目前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关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对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评价模型,并以湘鄂渝黔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为例,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72.
芜湖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丰富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扩大工业旅游、工业企业及城市的知名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运用SWOT分析法对芜湖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芜湖进一步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工业旅游的意义;政府推动,企业自发,媒体推广;各方参与,统筹兼顾,共同打造工业旅游品牌;完善工业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扩大市场;完善服务,重视公益目标,促进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473.
《中国环保产业》2010,(3):47-47
##正##2010年2月4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由中国固废网主办的"2009中国固废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在综合考察了各固废企业的战略核心  相似文献   
474.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迅速提升的同时污染排放也不断增加,要素禀赋和污染转移对中国制造业实现清洁增长的影响效果如何,深入研究该问题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建立出口商品碳排放含量指标,对全球163个国家1995-2007年的出口商品碳排放含量进行了测算,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具体检验了要素禀赋假说和污染天堂假说在全球和中国是否成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污染天堂假说在全球样本下并不成立,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碳排放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②中国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长期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理论上这种贸易分工不应增加污染排放,然而伴随FDI大量流入中国制造业,其通过产业关联间接引起制造业污染排放增加,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因此,中国制造业要实现高增长和低排放,关键需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控制FDI流入对中国制造业的间接污染排放,并鼓励外资企业转移先进的减排技术降低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排污量。  相似文献   
475.
论小城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城镇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研究我国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有助于加深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认识,帮助政府部门从更高的层次制定小城镇经济发展战略.本文界定了小城镇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探讨了培育和提升小城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软件环境、创新能力及产业集群等方面对小城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进行分析;针对小城镇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优化小城镇发展环境,完善小城镇创新体系,增强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发展等建议;得出了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关键是要增强其竞争力,而要保持小城镇经济持续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小城镇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的结论,为促进我国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76.
从人居环境与城市竞争力的关联性入手,将生态、居住、生产环境纳入一个分析框架。运用AHP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估并解析了其空间分异特征。此外,依托Arcgis平台,运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基于人居环境竞争力特征进行区域归类,并借助箱型图,对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领域及区域类别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1)竞争力分布中,浙赣线江西段沿线城市生态、休闲环境竞争力等级最高,京广线沿线城市的居住、公共服务环境竞争力等级最高,居住、公共服务竞争力空间格局具有高度相似性。区域中心及副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环境竞争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2)综合竞争力二级以上等级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环鄱阳湖地区,包括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南昌,以及省会城市武汉、长沙。(3)四类空间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优劣格局十分清晰。第1类区域围绕省会等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分布,生态环境具有最优竞争力,居住、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环境最劣;第2类区域多为区域中心、副中心城市,强势竞争力集中于居住、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环境领域,而休闲环境为最劣势;第3类区域多为临山型城市,具有最优异的休闲环境竞争力;第4类区域以老工业城市居多,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拥有相对优异的竞争力。最后,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出发点,基于格局、类别特征等提出了涵盖现实特征、发展定位、重点措施等内容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提升路径选择。其中,第1类区域定位为生态优异的山水园林城市;第2类应以营造城市外部开放空间为重心,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智慧转型,打造为智慧高效的综合都市;第3类区域建议以良好的休闲环境作为特色人居环境建设的切入点,有序推进对居住、生产、生活空间的综合整治,致力建成休闲舒适的中小田园城市;第4类区域按照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要求,重塑城市形象,建成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477.
钟科  谷声文  杨蓉  杨敏 《四川环境》2012,(5):128-133
循环经济建设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短缺与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的有效模式。本文对四川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成效较显著的试点企业——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评估。通过建立企业循环经济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数学模糊评估模型,系统分析了企业的基于循环经济的竞争力水平。报告的评估成果显示,经5年的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截止2009年,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总体处于“强”的水平。  相似文献   
478.
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解决劳动者再就业问题,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原劳动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一些地方也相继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非全日制用工给予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但是,这些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位阶都比较低,实践中又不是完全统一。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出台,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作了系统的完整的规定,并对原有的规定作了相应修改。这对于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目前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79.
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产业生态理论引起了多个研究领域的关注.然而,时至今日该理论还远没有深入到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的机制层次,现有的零星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定性分析框架内.探讨了产业生态化对企业竞争力构成因素的影响及其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产业生态化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以及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梳理,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及产业生态化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0.
王智会  万黎 《环境技术》2009,27(5):31-33,40
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对产品可靠性的重视,环境试验服务市场得到迅猛发展,从事环境试验服务的机构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激烈竞争使很多企业面临生存危机。本文根据环境试验服务市场的特点,分析了目前的几类服务机构竞争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为该行业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