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3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1839篇
废物处理   237篇
环保管理   2990篇
综合类   6486篇
基础理论   375篇
污染及防治   200篇
评价与监测   93篇
社会与环境   1143篇
灾害及防治   19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680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874篇
  2008年   983篇
  2007年   842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20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邹晶 《环境教育》2002,(2):23-26
我刊自去年第5期开辟“绿色教育行动”专栏以来,已陆续刊登了3期有关“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的概况及进展。上期,我刊就项目有关问题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及该项目主要资助方英国BP集团副总裁,BP中国首席执行官GaryDirks先生。那么作为项目主要执行方——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究竟在项目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又是如何运行该项目的?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James Harkness(郝克明)先生。  相似文献   
992.
1.绿色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的标志。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水资源短缺、绿地少、热岛效应等诸多城市环境问题。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问题。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中小学校园由于分布比较分散,就个体来看虽然面积不大,但总的数量不小,消耗着大量资源,同时也排放不少的废弃物。多年来中小学校园环境建设在注重建筑美学、现代化方面下了不少工夫…  相似文献   
993.
【主持人的话】本人在环保方面做了两件较为有意义的事:一是和夫人马霞出版了《环球绿色行》;再是发起和组织了大学生绿色营。绿色营迄今已连续开展了六年,她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还没有结束,也许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她所传播的是一段非常动人的绿色旅程,是一个意识超前的群体,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994.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及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为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广东省乘势而上,把创“绿色学校”由学校的自发活动上升为省委、省政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经过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环保部门和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自全国首批表彰创建绿色学校先进单位以来,广东省的环境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建立和完善环境教育体系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  相似文献   
99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立 《环境教育》2002,(5):28-30
环境伦理学,是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性环境运动的高涨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国际环境保护运动是一个规模非常庞大,参与者十分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其成分十分复杂,参与环境保护运动的动机和出发点也各不相同,因此,环境保护运动从一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组织,他们虽然都打着“绿色”的大旗,以保护环境为宗旨,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张、行动准则和纲领。这种情况也反映到新兴起的环境伦理学之中,依照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及其解决办法等问题的认识不同,有人把环境伦理思想分为“浅绿派”和“深绿派…  相似文献   
996.
环境素养:一种优秀世界观的反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东蛟  艾娃 《环境教育》2002,65(6):32-34
环境素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一词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美国,受到美国各界特别是政府和环境教育界的重视,经不断地研究完善,在新世纪初期,理论较为成熟后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199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环境教育办公室印发了一个内部培训的小册子,名为《环境素养和教育建议》,用来培训他们的教师,并以成功的环境教育实践提高全民族的环境素养。1999年《田纳西自然管理者》杂志刊登了田纳西大学地理和环境教育中心主任Rosalyn McKeown-Ice 教授的《环境素养》一文,她在全面地阐释环境素养的含义…  相似文献   
997.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校园绿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提出了加强校园绿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抓旅游就是抓产业,抓结构调整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需要从促进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推动两个文明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旅游"和"产业"之间的辨证关系.旅游业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支柱型产业,其社会性、综合性很强,蕴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极大地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高度开放的国际化产业,是我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先行产业,外商可以通过旅游这一窗口了解投资环境,考察投资趋向,确定投资方向.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型产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其高附加值日益令人瞩目.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催化裂解作用.旅游业是扩大就业、促进稳定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下岗、失业现象,旅游业以其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有利于大批消化劳动力,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999.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朝阳产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先导产业。都江堰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青城山、都江堰,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景区景点,市委、市政府立足旅游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