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34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26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作者通过对瑶源水库除险加固施工中运用的底涵PE管附管,大坝内坡土工膜防渗这几项实用技术的质量监督和控制的运用,不仅达到了水库除险加固的目的,而且大大降低了工程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为解决干冰膨胀烟丝生产线冷端液体工艺泵因机械密封长期超压和气缚现象造成损坏发生CO2泄漏而导致紧急停机抢修的问题,对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罐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在工艺泵吸口前管路引一根气相平衡管至工艺罐顶部,当泵吸口前管路有CO2液体时,输送管路内气化的CO2气体通过气相平衡管线释放回工艺罐内,不会进入工艺泵体内。应用结果表明,工艺泵内的憋压和气缚现象消失了,机械密封受到保护。改造前机械密封平均一个季度更换一次,改造后机械密封使用5年未损毁,达到保护干冰膨胀线冷端工艺泵机械密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正>化工区基本情况天津临港化工区位于整个临港经济区的西北角,是临港经济区最早的起步区域,总面积约6 km2。目前有危险化学品企业20家。其中:危化品生产企业7家,使用、储存及其他化工企业13家;构成重大危险源企业15家(包括港区仓储4家),达到一级重大危险源企业11家,占七成以上;涉及危险工艺企业7家。目前共计涉及到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种类23种;涉及危险化学品、油、气输送管线企业19家、共127根管  相似文献   
74.
沉管隧道接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港珠澳桥隧工程中的沉管隧道为工程实例,建立沉管隧道部分管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动力计算。计算中考虑了地基土层的初始应力平衡和地基无限域的辐射阻尼效应影响,地震作用通过基岩运动以惯性力方式施加,分析了隧道管段及沉管接头部位的应力和位移。在水平向和竖直向地震共同作用下,管节的竖向相对位移要比水平向大很多;沉管接头附近的管节单元具有较大的应力,主要是由于接头材料发生变化,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计算结果可供沉管隧道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5.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形势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指出了目前我国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不足,也有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同时,针对监管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从文化建设、监管体系、监管方式、公众参与等方面对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6.
流域—海湾是推动国家陆海统筹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基于陆海统筹构建水环境测管协同模式是实现水环境治理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厦门湾为例,通过梳理其水环境污染治理实践,识别了流域—海湾水环境系统监测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出构建陆海统筹的监测—管理协同治理新模式的建议:通过健全流域—海湾监测管理评估协同机制、加强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与管理、推动建设陆海一体化生态环境信息智慧协同平台等对策,提升九龙江流域—厦门湾水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新时代流域—海湾系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7.
以市政供水管网钢管管垢为研究对象,将垢层由外向内分为表层、硬壳层和疏松多孔层.利用SEM、BET、XRD、XPS和分形态提取等技术对预吸附Cr (Ⅵ)前后的各层管垢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探究了pH值、SO42-浓度和温度对各层管垢中Cr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钢管各层管垢的主要成分均为α-FeOOH,吸附性能排序为表层>疏松多孔层>硬壳层,管垢中铁元素大多以三价和二价形式存在,具有一定还原性.Cr (Ⅵ)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富集于管垢,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表层管垢富集量最大.酸性环境、SO4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均会促进Cr的释放.强酸性条件下表层Cr释放浓度为中性条件下的2.76倍;SO42-浓度增加使各层管垢的Cr释放量增加0.1~0.4倍;温度升高20℃,表层管垢的Cr释放量增加26.74%.  相似文献   
78.
通过研究改进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首先称取适量土壤置于长管消解系统中进行消解,然后采用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直接获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用该方法测定的土壤标准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均在保证值以内,同时对实际样品进行精密度测试,得到相对标准偏差为1.03%。该方法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检测的实验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进行了无砾石微孔管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中试研究。基于不同土壤、不同管径、不同植物的协同效应,对比研究了不同系统处理污水中有机物、氮、磷和SS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不同管径及不同植物组成的系统,对生活污水中有机物、氮、磷和SS的去除效果差别较大。中试系统对COD、总磷、氨氮、总氮和SS的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86.13%、90.20%、61.24%、65.49%和97.43%,对应的出水COD、总磷、氨氮、总氮和S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4.29、0.69、22.13、26.19和5.56 mg/L。分析表明,进水SS浓度过高、外界温度下降等共同作用是导致系统对生活污水中NH4+-N和TN的去除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U型管换热器部分产品管板与换热管采用胀接方法连接,由于管程、壳程工作压力的不同,试压工艺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制造监检过程中发现的试压时擅自提高试验压力的做法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