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540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51篇
综合类   1067篇
基础理论   418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聚合氯化铝铁去除微污染水体中藻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聚合氯化铝铁(PAFC)为絮凝剂,H2O2为预氧化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PAFC处理微污染水体中藻类和降低浊度,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及对除藻和除浊度的影响,研究表明,ρPAFC是影响除藻和除浊度的重要因素.在最佳处理条件,即ρPAFC为20 mg/L,ρH2O2为6 mg/L,pH为7,搅拌时间为4 min,能使水体中藻细胞街度从9.4×107 cells/L降至3.16×106 cells/L,除藻率为96.6%,浊度降至0.70 NTU,除浊度率达93.0%.  相似文献   
92.
从广州城区某富营养化池塘筛选出1株溶藻细菌L8(简称L8菌),研究了L8菌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简称L8菌溶藻产物)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8菌溶藻产物能够使水华鱼腥藻中的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显著升高,经L8菌溶藻产物作用7d后,3者分别升高了35.7%、63.2%和185.7%,而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51.3%;经L8菌溶藻产物作用7d后,水华鱼腥藻的光系统Ⅱ(PSⅡ)的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以及光合电子产量均明显降低。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表明,光合色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导致光能在水华鱼腥藻2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光能在光系统Ⅰ(PSⅠ)、PSⅡ中的分配,进而影响了水华鱼腥藻的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不同Cd2+浓度与硝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交互作用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浓度与硝酸盐浓度、磷酸盐浓度对杜氏盐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Cd2+胁迫24 h后,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Fv/Fm、Fv/Fo、Yield、rETR、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与Cd2+浓度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在低硝酸盐摩尔浓度(55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Fv/Fm、Fv/F.、Yield、rETR、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在高硝酸盐摩尔浓度(7 040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上述荧光参数下降幅度小;在正常硝酸盐摩尔浓度(880 μmol/L)下,杜氏盐藻荧光参数Fv/Fo、NPQ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最高,对Cd2+的耐受性更强;在低磷酸盐摩尔浓度(2.27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除NPQ外)、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磷处理组,表现为磷限制现象;在离磷酸盐摩尔浓度(290.40 μmol/L)下,杜氏盐藻的荧光参数(除NPQ外)、细胞密度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明显高于低磷处理组和对照组,杜氏盐藻受Cd2+胁迫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94.
国家驻山东科研单位培育出富油海洋微藻,最高含油比已达68%,并在此基础上,制取生物柴油,与初步实现产业化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制取生物柴油的方法比较,海洋微藻的产量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是粮食的几十倍,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不占用耕地。同时,微藻个体小、木素含量很低,易粉碎干燥,用微藻生产液体燃料,加工要求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低。此外,微藻生长可消耗大量二氧化碳,从微藻到油的生产全过程,可以实现零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5.
运用细胞表面技术和电化学方法,构建一种非创伤性藻细胞膜电位传感系统,研究了Zn2+对大型轮藻(Nitella flexi-lis)膜电位和膜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电位和膜电阻能快速而灵敏反映过量Zn2+对藻细胞的毒性影响,响应时间均控制在30min内,响应最低摩尔浓度为0.05 mmol/L.本实验浓度范围内.低摩尔浓度(0.05 mmol/L)Zn2+引起藻细胞膜电阻增大.膜电位无明显变化;而高摩尔浓度(0.10~1.00 mmol/L)Zn2+则导致藻细胞明显去极化,膜电阻减小.而且,低浓度Zn2+对藻细胞膜电位、膜电阻的影响具有可逆性;而高浓度Zn2+对其的影响不可逆.此外,藻细胞膜电位、膜电阻与时间呈显著的直线线性关系.上述特征不仅为水中Zn2+的快速生物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亦为Zn2+的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
高效菌藻塘系统对农村污水中磷的强化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效菌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除磷效果及其强化措施。高效菌藻塘和水生生物塘HRT分别为8 d和4 d,进水总磷浓度为1.7~17.1 mg/L,出水总磷浓度全年平均值为3.33 mg/L,高效菌藻塘系统的除磷能力欠佳。通过降低水生生物塘内水深、采用废弃石膏作为填料构建了新型复合水生生物塘,HRT=1.6 d条件下,复合水生生物塘出水总磷可保持在1 mg/L以下,可达到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7.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沼液养殖微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养猪沼液的灭虫效果和后期微藻养殖的影响,拟优选出较佳的预处理办法。结果表明,养猪沼液在开放环境中放置一定时间后,易出现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而对微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用40mg/L的漂白粉处理可以基本杀灭养猪沼液中的食藻害虫,处理后的养猪沼液只需放置4d后就可以接种、培养微藻;这种预处理方法成本相对较低,每吨养猪沼液的处理成本仅约为0.050 0元;这种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对养猪沼液中的营养元素破坏较少,为利用养猪沼液实现规模化微藻养殖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诱导黄瓜幼叶Cd—MT的产生,并应用Dot—ABC法检测了30种来自天水不同区域植物的MT含量,初步确定它们的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CA—MT浓度与环境诱导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ot—ABC法检测的植物金属硫蛋白的最低含量为16mg,并初步估测了其中10种植物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法具有特异、简便和灵敏的特点,可用于农产品镉金属污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
分析了铜和镉联合胁迫对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的影响,运用国内应用较少的新型技术——叶绿素荧光技术检测了胁迫下微藻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受到的影响,并尝试通过膜脂过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DA)和其他指标在胁迫下的变化,对铜、镉联合胁迫机制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羊角月牙藻在铜、镉联合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铜、镉的联合胁迫的相加指数为-1.63,表现为典型的拮抗作用。(2)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应用,探明Fv/Fm随毒性浓度的变化表现为浓度-效应关系,毒性浓度越大,羊角月牙藻的Fv/Fm越低,但在低毒性浓度刺激时随胁迫时间延长有回升迹象。(3)随毒性浓度的增加,羊角月牙藻的MDA增加,表现为显著的浓度-效应关系;可溶性蛋白质大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4)铜、镉联合胁迫下,MDA与羊角月牙藻生物量、Fv/Fm呈显著负相关。脂质过氧化是导致生物量下降和Fv/Fm受抑制的原因之一。(5)在微藻体内铜、镉发生拮抗作用的机制也可能与重金属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由于拮抗受到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0.
光合细菌在日本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