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81.
西南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1951~2000年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升温态势,在1998年达到50年来最高值;中国西南地区近50年来日最高气温呈降温态势,其年际变化大于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的下降对平均气温影响大;日最低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冬季1月升温比夏季7月显著;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为暖期;夏季气温在50年代为暖期。  相似文献   
82.
西南地区平安校园项目的成功后,亚安紧抓热点机遇,积极响应国家举措,全力投入到保卫校园的“战役”中。  相似文献   
83.
选择西南地区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依据当量因子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开展评估.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土地利用以林地、耕地和草地为主,分别约占总面积的48%、28%、20%.人工表面、草地、...  相似文献   
84.
中国是山地大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如何实现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基于我国西南地区三省一市(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的31个地级市2004—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 结果表明:①西南地区综合城镇化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呈稳步增长趋势,二者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 ②在空间格局上,都市圈内城市属于高承载、高发展、中度耦合协调度地区,但重庆市、昆明市以及一些工业型城市由于人口和财富在城市高度集聚,其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低于西南地区平均值;以高山大川为界的省际交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上的“分割”,城镇化发育不足,属于高承载、低发展、低度耦合协调度地区. 研究显示,山地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日趋紧密,应推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使两大系统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85.
以上海西南地区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包括公共绿地,大田,菜地,水体等在内地城市绿地系统特征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同时将其动态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对策,要使城市绿化不滞后于城市建设,避免今后用昂贵的代价来发展绿化,关键是城市绿化应该扩大其概念的内涵,着重从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来发展城市绿化,同时规划在前,确保土地资源,加强绿地系统研究,以提高城市生态质量。  相似文献   
86.
1962~2012年西南地区极端温度事件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西南地区88站1962~2012年日气温数据,采用百分位阈值法定义极端温度事件,结合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秩次相关法、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温度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暖日指数、暖夜指数、冷夜指数和年内日最低气温整体上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霜冻天指数则由东南向西北部逐渐升高,西北部梯度变化明显;冷日指数和年内日最高气温呈马鞍状分布,较高值均在西南和东北部;因多数地区高温天数极少,故没有明显的梯度变化。霜冻天指数、冷夜指数和冷日指数减少趋势明显,分别为2.7、4.6和3.5d/10a;暖日指数和暖夜指数、年内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均呈增加趋势,分别为3.6、4.9、0.4和0.1℃/10a;高温天指数变化不显著。整体上来看,西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和极端低温事件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但有部分区域呈相反变化趋势,体现出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3):F0002-F0002
为促进中国西南地区实施《京都议定书》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能力建设.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部(MOST)和法国开发署(AFD)共同签署了中法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合作项目协议。  相似文献   
88.
环球扫描     
近5年来,美国太阳能及风力发电价格不断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比煤炭或天然气发电更便宜。电力行业人士称,今年可再生能源呈快速降价趋势,尤其是在风能和日照充裕的美国大平原和西南地区,一些公司以低于天然气的价格签订了太阳能或风能购电协议。在过去,需要大额的补贴才能实现低价,而补贴正逐渐减少或即将取消,但最新分析表明,无补贴的可再生能源仍能够与传统能源竞争。  相似文献   
89.
5年前,一场里氏8级的地震——汶川地震改变了西南地区几十万人的生活轨迹,有人伤、有人亡。而这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的居民。每一次灾难都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从此,5月12日成了全国的防灾减灾日,提高防震减灾意识、掌握应急避险能力成了居民自保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90.
环球     
《环境工作通讯》2012,(1):15-15
美国2011年因自然灾害损失超500亿美元 2011年,美国天灾不断,从西南地区的野火,刮中南部地区的龙卷风,以及美国多个地区发生的洪涝灾害、东海岸的飓风等等,造成的损失一直住增长,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统计,共计损失超过500亿美元。一个天气网站的创始人杰弗·马斯特表示,当气象学家30年来,第一次遇到像2011年这样极端天气事件集中的年份。2011年美国异常气候现象频频发生:达到华氏一百多度以上高温天气破历来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