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2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傅仰余 《安全与健康》2007,(4):F0003-F0003
傅仰余,现任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交管处处长。爱好摄影多年。1997年开始偏爱拍摄各地风土人情,并在2002年开设个人摄影网站[www.fyysy.com],将业余时间拍摄的部分照片和摄影心得提供给网友欣赏交流。  相似文献   
142.
西藏贡嗄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学原理,定量估算了西藏高原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数量特征,为该系统的调控与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大美西藏     
李亚南 《环境》2012,(2):42-45
畅游西藏,从林芝开始.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成都到林芝的飞机必须在凌晨起飞,中午前返回.一旦到林芝,你就会眼前一亮,在发达城市所见的灰霾天气已无影无踪,看到的是能见度超好的神山圣水,所到之处,凉风习习,天晴气清,白云朵朵,惠风和畅,基本感受不到高原缺氧的不适.出林芝机场左行20公里,是靠近中印边境的南伊沟.南伊沟古朴原始,至今居住着中国最少人口的珞巴人.由于雨水充沛,原始森林非常茂盛,随处可见几人到几十人抱不拢的高山树木.春夏之交,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遍布山间草地,呈现红青蓝紫等不同颜色,几条溪水从雪山上潺潺流过,泛着透亮的蓝色,犹如蛟龙在静静前行,令人美不胜收.只要你带着心仪的单反相机,随时随地可以扑捉到令人称奇的风景照带回家慢慢欣赏.进入开放的景点尽头,可以看到珞巴人非常崇拜的阴阳树,还有珍贵的白牦牛静静地在啃着青草,供你照相留念.  相似文献   
144.
西藏错那县2007年8月10日暴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本文首先介绍了灾害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然后分析了灾害发生的原因,认为本次灾害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与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决定,而特大暴雨是引发本次泥石流的直接原因;最后,针对研究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基本的防灾、减灾对策,主要包括以防为主,进行全县山地灾害调查、区划和必要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实验室蝌蚪微空间温度行为变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10℃时的所有西藏齿突蟾(Scutiger boulengeri)蝌蚪、15℃时除低海拔种群外的所有西藏齿突蟾蝌蚪的聚集分布均符合负二项分布,也符合NeymanⅡ型分布,在5℃、0℃时,不同分组的西藏齿突蟾蝌蚪行为分布有差异.西藏齿突蟾蝌蚪在低温5℃、0℃时的行为分布方式改变可能是对低温冻害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由环境温度改变导致蝌蚪行为分布方式的改变可能是高海拔两栖类蝌蚪对分布区域水温改变规律长期形成的一种适应对策.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146.
日喀则宽谷植被以干暖性河谷灌丛和亚高山灌丛最为发育,其植被受基质及水热条件再分配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异,河谷地带是西藏“一江两江”中部流域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动沙丘广布,使植被带有沙生特点,同一海拔高度因基质的不同而群落类型多样,本文在对这一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河谷植被的自然演变和沙漠化过程中的植被动态进行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本区植被在特殊自然条件下的演替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研究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7.
论述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6县的林业资源,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以保护为主,综合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8.
西藏地区的鱼类及渔业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作者大量实地考察,并参考前人的有关研究资料,对西藏地区鱼类组成、分布及渔业区划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现知我国西藏地区共有鱼类3目,5科和4亚科,22属,以及63个种和8个亚种;裂腹鱼类、高原鳅类和 类这三大类群占了整个西藏鱼类的93.4%以上;结合鱼类分布特点及与渔业生产有关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进行了渔业区划,划分出3个1级区和5个亚区。  相似文献   
149.
西藏措麦地区处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中段,新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相发育齐全。根据火山喷发类型、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可划分为爆发相、爆溢相、喷溢相、侵出相、潜火山岩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等7大类型。再依据区内火山活动特点,火山相序及相组合特征,结合火山沉积地层及其接触关系,可将其火山活动划分四个喷发—沉积旋回,依序对应于典中组、年波组、帕那组、鱼鳞山组四个岩石地层单位。文章阐述了各类型火山岩相的基本特征,对各火山岩相序、相组合及火山活动旋回作了初步分析和归纳,对提高整个冈底斯地区火山岩研究程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0.
西藏农业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与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探讨其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