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24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介绍】《欧洲绿色新政:危机背景下的绿色现代化之路》报告是由欧洲议会绿党/欧洲自由联盟党团(The Greens/EFA)授权并提供财政资助,由德国著名的环境政策智库乌珀塔尔(Wuppertal)气候、环境与能源研究所研究完成的,撰写人包括菲力浦·舍佩尔曼  相似文献   
62.
关锋 《绿叶》2013,(4):20-26
生态无政府主义是当今西方生态政治中影响很大的一种思潮,其实质是把无政府主义和生态学的一些思想结合起来。它一般有两层相互关联的用意:其一,自然和生态系统是无政府主义运行的参照依据和样板;其二.无政府主义是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实现人类和自然共同解放的根本路径。生态无政府主义不但有些内容和现代文明背道而驰.而且其力图避开工人阶级、阶级斗争来消解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人类支配的理想,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63.
卢风 《绿叶》2011,(9):108-118
市场制度之所以能确保经济效率,就因为人都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正因为人的个体性是不可消解的,故市场经济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只要"给污染定个价",就可以很好地治理环境污染。但只有当多数人超越了物质主义时,经济学家的办法才能起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的作用。要人们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但要求人们不以积累物质财富的方式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可能的。多数人实现这样的"精神超越",需要生态学的启示和大自然的警示。经济学家说,"市场的逻辑"就是"通过使别人幸福而使自己变得幸福"的逻辑,但他们忘了"市场的逻辑"的另一面——激励人们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激励人们的贪欲。一味激励人的物质贪欲的文明会因为生态崩溃而走向毁灭。我们不能没有市场,但我们必须拒斥市场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64.
中国多年来着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但在外部经济需求扩张、国内企业赢利较好的宏观背景下是比较困难的.目前,金融危机现在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外部市场收缩,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这些都会成为结构调整的动力.  相似文献   
65.
旷为荣  旷新年 《绿叶》2010,(Z1):113-120
中国现代化的课还没补完,又已背负超克现代化的新使命。面对崛起中的中国,左派右派的想象力都显得贫乏,提不出新的远景和方案。20世纪中国以及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中心问题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21世纪的中心问题则是提升为一个"文明—国家"。新的文明不是像西方文明(海洋文明)一样把"异"与"不同"作为"恶"和"敌人",而是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存,这是一种新的大陆文明。  相似文献   
66.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引人注目的左翼社会思潮,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强调生态问题不是自然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其理论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7.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生态社会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产生于德国的一次“绿色”运动,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趋于成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流派,是继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之外的“第四种力量”。其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同时又吸收了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等新兴学科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8.
德国北部博览会之都汉诺威的世界博览会展馆内,除了有大量和电子科技有关的展览会入驻以外,每两年举办一届的L1GNA(世界林业和木材加工技术)博览会也是一个享誉世界的展览会。2009年的LIGNA虽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参观人数从2007年的顶峰10万人下降到83万人,但是,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在危机中求生存,从木材中得到更多,利用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却充分展示了世界林业和木材加工业的新趋势——应对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紧急应对经济危机之时,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也在加深。2009年开春以来一场持续数月的大旱在北方大地无情肆虐,再次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北方大旱事件的背后是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水资源危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70.
近些年来,许多西方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扩展到了人类的普世幸福观念。其中美国最著名的环境学家比尔·麦吉本所著的《幸福经济》,从多角度深刻揭示了“超级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与人类幸福之间的矛盾。翻开他的书,一个执着追求和谐观的斗士姿态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