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03篇
综合类   923篇
基础理论   251篇
污染及防治   78篇
评价与监测   8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电雾式检测器(CAD)方法,同时测定紫苏子及炒紫苏子配方颗粒中多成分的含量.依照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要求,利用Acclaim Polar Advantage Ⅱ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1%三氟乙酸水(B),梯度洗脱,分析泵梯度洗脱条件:0—25 min:20%→55%A,25—26 min:55%→95%A;采用Chromeleon 7.2梯度补偿泵,流速为0.7 mL·min-1,进样体积15μL.研究表明,通过CAD检测器可以同时检测紫苏子、炒紫苏子的3种特征性成分,无样品基质干扰,r大于0.999,精密度相对偏差(RSD)分别为1.35%(迷迭香酸-3-O-β-D-葡萄糖苷)、1.19%(3-脱羟基迷迭香酸-3-O-β-D-葡萄糖苷)、1.40%(迷迭香酸).通过对10批不同紫苏子和炒紫苏子配方颗粒含量分析,炒紫苏子的3个特征性酚酸类成分含量高于紫苏子含量,其中炒紫苏子中3-去羟基迷迭香酸-3-O-β-D-葡萄糖苷含量显著高于紫苏子(P=0.017).本方法简便、快速,能同时对紫苏子及炒紫...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零价铁(ZVI)基复合材料除锑(Sb)的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ZVI基材料与Sb的反应机理,主要包括吸附、氧化还原和络合等;总结了ZVI的各种修饰和改性方法,包括表面改性、固体负载改性和外加弱磁场;分析了ZVI及其改性材料对不同形态Sb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展望了ZVI在去除Sb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汽车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含量定量的测定方法的深入探索,并与定性方法的进行对比。在对萃取时间、样品制备和镀层质量的获取对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后,表明此方法与六价铬的定量分析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汽车金属防腐镀层中六价铬的测定及管控,定性方法更加适合。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介孔α-FeOOH具有棒状结构,长度大约为50~100 nm,最可几孔径为20 nm,比表面积为137.6 m2/g。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Sb(Ⅴ)质量浓度为10 mg/L、pH为7、介孔α-FeOOH投加量为0.25 g/L、吸附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5 ℃时,Sb(Ⅴ)去除率可达100%;pH为4~7时,Sb(Ⅴ)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弱;Sb(Ⅴ)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95.
在对纺织染整企业集聚、环境位置敏感的两个典型区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类似重金属标准和毒性类比、排污治理情况及水体底泥中锑含量的分析、水环境承载力和允许排放浓度计算等技术论证,提出环境敏感地区纺织染整工业锑的排放限值按不同排放情形可分别设定为0.1 mg/L和0.05 mg/L。工程实例表明,采用基于聚合硫酸铁混凝沉淀法的高低浓度废水分质处理技术可满足排放限值要求,且经济成本可接受。  相似文献   
996.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4):6
多家知名药企被曝使用铬超标"毒"胶囊据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调查,在浙江省新昌县,一些药用胶囊生产厂从河北、江西等地购买用工业皮革下脚料加工的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作为原料生产药用胶囊,并将这些胶囊卖到了药企。通过买样送检,结果发现包括长春海外制药、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药业等9家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3种药品铬超标。被查药用胶囊中,部分铬含量大幅超过国家标定的"不超过2mg/kg"标准上限,其中,"炎立消胶囊"中铬含量甚至达到了  相似文献   
997.
赣东北德兴矿区周边女性居民头发中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ICP-MS/AFS测定江西德兴矿区(铜矿和铅锌矿)周边地区祝家村和戴村女性居民头发中重金属含量。探讨了河水、土壤、饮用水、人发中的重金属分布,着重分析了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与年龄间的关系,指出最易受环境污染危害的人群。研究表明,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与人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人发中重金属含量主要受控于地质环境中某个(些)主导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对矿山开发环境的响应不同。人发中一些有害元素(Pb、Cd)在儿童组(15岁以下)普遍表现为高含量。这说明矿山开发释放的污染元素对儿童的危害最大。不同地区不同元素与年龄间的关系不同。人发重金属含量与年龄关系较为复杂,不存在统一的结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98.
锑(Sb)是生物体非必须的有毒金属,大量Sb随着人为生产活动进入土壤。Sb的形态是决定其毒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阐明Sb在土壤中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土壤Sb污染问题的理论基础。该文阐述了土壤系统中Sb吸附固定、化学氧化和还原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参与生物吸附、氧化、还原和甲基化的主要微生物及有关作用基因和酶,并介绍了水分管理技术、有机肥和无机钝化剂等Sb污染阻隔技术的应用原理和实例。旨在为解决土壤Sb污染问题和开发新的Sb污染阻隔技术提供参考。最后,对土壤Sb污染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选择受锑矿开采活动影响较严重的都柳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干支流河水及悬浮颗粒物样品,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分析获取数据,探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流域水体中锑(Sb)的时空分布及迁移转化,揭示Sb的形态与净化机制.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区弱碱和氧化性水环境有助于矿渣中辉锑矿溶解;流域水体锑含量介于0.00~ 86.30 μg·L-1(丰水期)和5.10~487.26μg·L-1(枯水期),丰水期稀释作用较强,含量较低;由于辉锑矿(Sb2S3)氧化分解释放Sb和SO42-,二者含量显著正相关;干流水体溶解态锑主要以迁移性较强的SbO3-存在,沿流向含量降低,并受污染支流及水库影响;水体悬浮颗粒物对溶解态锑具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溶解态和颗粒态锑比值介于28~1180;稀释作用是水体锑含量降低的主要净化机制,同时在水利枢纽的调控作用下,出境断面锑含量可降至5.34 μg·L-1(丰水期)和9.75μg·L-1(枯水期).治理流域内受污染支流,并借助稀释作用和梯级水利枢纽调节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水体锑含量及输送通量,预防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