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51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确切了解目前成都市生态用水量的基本情况,该研究从生态用水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应用较广泛且适合本研究的生态用水的概念,利用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研究区生态用水计算公式;经计算,成都市可提供的年平均生态用水量为61.97×108m3,通过分析成都市水资源的组成情况,成都地区生态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68%,说明研究区系统本身生态需水量较大,为本地区水资源利用及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对莱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分析测试了黄河入海口70 cm沉积物柱状样的总有机质参数、脂肪烃组成及含量。 结果表明:1968年前,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陆源高等植物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在沉积物有机质中的占比都较低,藻类、细菌源有机质为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1968-2001年,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逐年增高,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含量都呈增长趋势;2001-2010年,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较低,其中,藻类、细菌源有机质占比增大,人类活动源的石油烃污染仍然明显;2010年后,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又呈增高趋势,且沉积物中陆源有机质和人类活动源石油烃含量也呈增长趋势。综上所述,黄河入海口区域有机质污染程度较轻,沉积物有机质呈自然源和人类活动源混合输入特征,其中,人类活动源石油烃是该区域有机质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3.
正2012年中国煤炭消费量35亿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0%以上,是美国的4倍左右。设想如果美国也消费35亿吨煤炭,环境质量即使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糟糕,也一定比美国现在的环境质量差。因此,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腾出环境容量,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对此,笔者有以下建议:第一,要从战略层面论证煤炭的利用方式。煤炭用途为燃料和原料,作为燃料的用量大于80%,而作为原料的用量仅20%。有两个结论可以肯定:  相似文献   
74.
正在浩瀚无边的宇宙,她的名字叫地球。这是一颗美丽的明珠,一个如水晶般美丽的水蓝色星球。广阔的海洋给她披上蓝色的薄纱,一片片茂密繁盛的森林,是她的"衣服";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河流,是她的"经络";一座座巍峨险峻的山峰,是她的"发丝"。在她身上幸福生活的人类,就是她的儿女……记得从前,她是绿树成荫,草长莺飞,山清水秀,歌莺舞燕,繁花似锦……可如今,人类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人类在赚钱的同时,忽略了  相似文献   
75.
测定了黄河干流21个断面表层沉积物的总磷(TP)和总铁(TFe)。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干流21个表层沉积物中TP的含量范围为0.87~1.75 g/kg,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黄河柳林段(H13)和花园口段(H18);表层沉积物中TFe的含量范围为15.50~31.24 g/kg,其最小值和最大值在黄河柳林段(H13)和三门峡段(H17)。TFe与TP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玛多段(H1)、兴海段(H2)、中卫段(H5)、包头段(H10)、兴县段(H12)、大禹渡段(H15)、三门峡段(H17)、济南段(H19)、黄河口段(H20)的TP与TFe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方程拟合较好(R20.93),不同断面黄河表层沉积物TP与TFe分布情况与区域环境状况及地质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太尖山太业公司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改造方案,并进一步阐述了接触氧化法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7.
孙寿成 《灾害学》1991,6(4):88-90
江苏沿海历史上曾遭受频繁的海潮侵袭,给江苏沿海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江苏沿海的潮灾在历史文献记载中主要指三种灾害形式,即“海啸”、“潮水漫溢”和“卤灾”。史料中记述的“海啸”,从概念上来看,并非是直正的海啸。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2015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利津水文站悬浮泥沙以及小浪底水库表层沉积物的分析,研究了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中Pb元素的含量及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其物质来源及对调水调沙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元素含量为18.09~28.35μg/g,平均为21.64μg/g,稳定同位素207Pb/206Pb为0.8367~0.8481,208Pb/206Pb为2.0839~2.0997,与黄土等物质较为接近.Pb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调水调沙前、后期均较高,而在调水调沙中间主要时段则较低.利津站悬浮泥沙及小浪底水库沉积物中Pb同位素组成均符合黄河源Pb演化规律,但小浪底水库沉积物Pb元素含量较高,部分站位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调水调沙进程对该期间黄河入海泥沙Pb的变化及来源有着显著影响,在调水调沙前期和后期,水沙通量小,洪水对下游河床冲刷作用弱,Pb受到中上游沉积物来源影响,导致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较高.在调水调沙中间的主要时段,利津悬浮泥沙与小浪底水库沉积物显著不同,Pb主要来自洪水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以自然来源为主,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79.
污水收集与处理效能直接影响合流制排水体制下的水安全和水环境,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解析评估的重要内容.以迁安市为例,建立覆盖"污染源—管网关键节点—污水处理厂"的监测网络,基于同步水量、水质监测结果,定量解析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系数和污水处理系统收集与处理效能,并定位问题管段具体位置和主要问题.结果表明:①合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分别为43. 4、13. 3 g(人·d),分流制小区CODCr、NH3-N排放系数略高,分别为53. 1、14. 5 g(人·d).②受地下水、河水入渗的双重影响,生活污水从进入市政管网后污染物质量浓度大幅下降,保守估计下入渗率约为32. 5%,合流制管网截污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河水入渗量达到了14 471 m3d,分流制干管至污水处理厂地下水入渗量约为19 777 m3d.③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指标均远小于设计进水水质,还存在C源不足、一部分比例的污水可生化性较差的特征,进水BOD5TN〔ρ(BOD5)ρ(TN)〕变化范围为0. 47~4. 32,平均值仅为1. 68.研究显示,地下水河水入渗严重降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建议海绵城市建设中重视对于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的摸底评估,并从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和管网缺陷修复上大力整改.  相似文献   
80.
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的差分演化自适应Metropolis算法,即MCMC-DREAM算法,对SWMM模型水量参数及输出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型模拟过程中,不透水区面积比率和管道曼宁系数对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大的影响,不确定性较小,而其他参数不确定性较大,是水量模拟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参数不确定性是造成模型输出不确定的主因。径流峰值模拟最容易产生偏差,是模型输出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提高峰值的模拟精度将有效地提高模型整体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