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25篇
环保管理   112篇
综合类   530篇
基础理论   193篇
污染及防治   147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11.
李靖  范明杰  刘翔  李淼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0):3402-3409
为解决纳米级零价铁(nZVI)在环境中易团聚、易氧化的问题,强化其去除水中Cr(VI)的能力,选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油酸钠(NaOA)同时对nZVI进行修饰.同时,通过对比不同pH值、材料干湿状态、初始浓度及共存离子条件下的反应效果,结合材料的XRD和XPS表征、动力学实验和25℃等温线的拟合进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Cr(VI)的去除;材料的干湿状态对去除效率影响较大;材料去除水中Cr(VI)可在3 h内达到反应平衡,去除效率在90%以上,实验条件下最大去除量为183.1 mg·g-1,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模型;反应过程中Cr(VI)大部分转化为Cr(Ⅲ).  相似文献   
112.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厌氧一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电管厂高浓度甲醇废水的动态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可以克服甲醇废水厌氧处理容易酸化的问题.运行稳定.抗负荷冲击性强.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3.
草酸作用下海洋疏浚物中Cr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温振荡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有机酸草酸降解海洋疏浚物中重金属Cr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恒温振荡6 h后,浓度为0.05~0.4 mol/L的草酸可使Cr的释放百分率达到24%~44%。Cr的释放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2个阶段,0~2 h为快反应阶段,解吸速率快,2~6 h后为慢反应阶段。草酸对Cr的释放动力学数据可用双常数方程很好的拟合,说明在草酸的存在下,疏浚物颗粒表面对Cr的释放可能更多表现出能量的不均匀性。温度升高时Cr的解吸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根据阿累尼乌斯公式估算出的活化能为26.53 kJ/mol。  相似文献   
114.
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RBI)是目前化工行业逐渐采用并得到认可的一种新的设备检测技术。在对RBI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RBI的系统思想、实施步骤与应用价值;在工艺危害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挪威船级社的ORBIT Onshore软件对常减压装置进行了定量RBI分析,识别出装置设备和管道的主要腐蚀损伤模式,确定设备和管道的风险大小分布以及风险检测策略;并根据RBI在化工等行业企业的应用实践对RBI技术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5.
对某市区重点行业15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对普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家企业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卫生现状情况良好,但噪声危害程度较大;在6个重点行业中,电子制造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最低,为84%,其次是纺织行业,有害因素合格率为85%,其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工、木制家具、石材加工四个行业合格率均较高;市直以上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区属企业,300-2000人之间较大规模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情况优于300人以下的企业。同时,对企业提出了职业危害现状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基于PSR模型的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安全生产的状况是多因素相互影响、制约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外部环境的宏观因素,也有煤矿企业内部的微观因素.现有的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主要依靠事故统计分析,通过事故的量和类型来分析和反应安全的状况.仅仅通过事故统计难以全面反映出各因素对安全生产状况的影响.在分析现阶段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外部宏观与内部微观指标,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PSR模型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更客观的反映出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7.
9%镍钢液化天然气储罐制造安装过程中,焊缝检验通常用常规射线照相(RT)进行。本文研讨用相控阵半自动超声检测(AUT)取代射线照相的工艺制定及验证方法。要领分四步:首先带缺陷专用焊接试样的制备;然后相控阵AUT工艺的编制;其次在有已知缺陷的焊接试样上,对AUTT艺作“开放性”验证试验;最后在现场对整个数据采集系统作“封闭性”操作演示和验证评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控阵AUT取代RT可行可靠,能凸显AUT种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阐述了HSE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对中国航油建立HSE管理体系的组织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陈述,探讨了科学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在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适合国内石油企业的HSE管理体系建设控制方法,以最大限度的建立适宜有效的HSE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9.
PFRs were produced on biochar during Cr(VI) decontamination. PFRs formation on biochar was owing to the oxidization of phenolic-OH by Cr(VI). Appearance of excessive oxidant led to the consumption of PFRs on biochar. Biochar charred at high temperature possessed great performance to Cr(VI) removal.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facilitation of Cr(VI) decontamin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PFRs) on rice husk derived biochar. It was found that Cr(VI) remediation by biochar facilitated the production of PFRs, which increas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reated Cr(VI). However, excessive Cr(VI) would induce their decay. Biochar with high pyrolysis temperature possessed great performance to Cr(VI) removal, which was mainly originated from its reduction by biochar from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he corresponding generation of PFRs on biochar was primarily ascribed to the oxidization of phenolic hydroxyl groups by Cr(VI) fro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which was further verified by the H2O2 treatment experimen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illust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active functional groups on biochar and provid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biochar i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相似文献   
120.
针对某台600 MW亚临界参数汽轮机低压转子的末三级叶片(2Cr12NiMo1W1V钢)出汽侧裂纹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室温冲击韧性试验、硬度试验,并对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开裂的低压转子叶片,是由于其化学成分Mo元素含量低于标准要求,导致材料的KISCC降低,以及硬度偏低造成裂纹扩展所需的外界启动应力降低,进而在运行过程中拉应力和湿蒸汽的氧化腐蚀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