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安全科学   13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97篇
综合类   475篇
基础理论   127篇
环境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80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燃烧风洞内不同纵向风速、不同火源功率条件下,隧道近火源区顶部温度沿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纵向风对不同尺寸火源条件下的顶部温度的影响呈不同特征。对较小尺寸火源,隧道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而减小至稳定值;而对较大尺寸火源,顶部温升随风速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对于矩形火源,当纵向风较小(0.5~1.5m/s)时,长边平行于纵向风时顶部最高温升大于长边垂直于纵向风的情况;而当纵向风较大(≥2 m/s)时,两种油盘放置方式的顶部最高温升一致。纵向风作用下,顶部最高温升位置向下游呈现"两次移动"特征,即随着纵向风速增加该位置先向下游移动,当风速达到某一值时,隧道拱顶的加热机制由对流和辐射共同主控转变为辐射单独主控,最高温升位置突变回到上游后再次逐渐向下游移动。  相似文献   
92.
An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in double glazing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having full-length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having twist ratio 3 fitted with rod or spacer of dimensions 125 mm, 250 mm, and 500 mm as length at the trailing edges has been dealt in this wor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a plain tube with simi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concluded that variation in the Nusselt number, as well as friction factor, are ±12.56% and ±10.1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empirical correlation concludes that Nusselt number is maximal for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having rod or spacer at its ends while comparing with full-length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The friction factor is low for full-length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than the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fitted with rod or spacer. The horizontal wing cut twisted tapes fitted with rod has superior performance than twist fitted with spacer.  相似文献   
93.
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灌溉水对农药渗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成都平原蔬菜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大量灌水的特点,首次在国内应用欧洲官方成熟的农药评估模型——PEARL模型,研究评估了成都平原当前蔬菜生产中的灌溉方式对两种不同特性农药的渗漏的影响。杀毒矾(土壤吸附力(KOM)为0 L/kg,半衰期(DT50)为8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190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则可达523μg.L-1,是没有灌溉条件下的2.75倍。三唑磷(KOM为200 L.kg-1,DT50为60 d)在没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土体时的最大质量浓度是0.025μg.L-1,而有灌溉条件下其渗出质量浓度为0.13μg.L-1,比没有灌溉时提高了4.2倍。不管有没有灌溉三唑磷在该地区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都很小,而杀毒矾的风险则很高。因此,农药的化学特性是影响农药渗漏的最重要的因子。在蔬菜生产中应尽量选用被土壤吸附力强、半衰期短的农药,例如:三唑磷;农药在土壤中的移动载体是土壤水,不合理的灌溉会大大地加大农药淋溶,应当多使用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减少使用漫灌等耗水多的原始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大田生长的两种番茄(早熟型“同辉”和晚熟型“霞光”)某些繁殖特性(最大开花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果实产量、果实品质以及子代种子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同辉”开花数在高辐射下增加,“霞光”开花数在低辐射下减少;“同辉”果实产量在两种辐射下都明显增加,而“霞光”果实产量只在低辐射下增加;辐射抑制了“同辉”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而只是降低了“霞光”的花粉萌发率;强辐射造成两种番茄果实番茄红素下降。经过一季的增强UV-B辐射处理,“同辉”种子数量增加,低辐射下种子明显变小;“霞光”种子数量减少,且明显变小.就开花数、果实产量和种子质量而言,早熟的“同辉”品种更具抗性,而晚熟的“霞光”更敏感.图3表1参29  相似文献   
95.
UV-B辐射与酸雨胁迫对生菜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雨和紫外辐射的增强是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以生菜(lactuca)为实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UV-B(280~320nm)辐射与模拟酸雨(AR)的胁迫对生菜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UV-B辐射的增加降低了生菜植株的蒸腾速率、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的质量分数,且下降幅度随紫外辐射的增强而增大。UV-B辐射的增加提高了生菜叶片中类黄酮的含量,其增加幅度随紫外辐射的增强而增大。酸雨对生菜的蒸腾速率、叶绿素的质量分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酸雨对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不大.品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的增加,叶片中的水的质量分数持续降低,而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均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存在一个使品质发生突变的阈值范围.酸雨使得生菜中抗坏血酸的质量分数增加,并且增加幅度随pH值的减小而增大;随着酸雨酸度增强,植株中水质量分数持续降低;酸雨使生菜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加。在UV-B和酸雨的共同作用下,只有对类黄酮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他指标表现不明显,但是可以看出复合作用下指标含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一因子的胁迫,并且下降幅度受UV-B辐射强度和酸雨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在紫外线 (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与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以及对UV -B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 :与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相比 ,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在连续两年UV -B强度增加条件下 ,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指标受高强度UV -B影响的程度显著下降。在连续两年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种子萌发的幼苗叶片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在自然光下生长的玉米种子萌发的幼苗 ,这可能是在UV -B辐射增强条件下生长的玉米对UV -B辐射增强产生适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大田栽培条件下紫外辐射增强对冬小麦孕穗、抽穗、开花、灌浆、结实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 B辐射增强使小麦植株矮化,叶面积减小,穗重、茎重、叶重减小,灌浆速度变慢,灌浆不充实,此外,UV B辐射增强还使花粉败育率增大。  相似文献   
98.
中国的太阳能资源及应用潜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太阳能资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可再生能源和洁净能源,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把环境保护和长期利益作为研究目标,文章估算了中国14个城市的太阳能资源,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PIVP系统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太阳能利用潜力很大,政府应该对其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防电磁波辐射的功能性服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波辐射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污染源,如何进行屏蔽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防电磁波辐射服装的功能及特点,提出了屏蔽服装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产值不断提升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出的各类污染物也逐渐增加,其中包括多种金属纳米颗粒物。这些金属纳米颗粒物进入大气、水源及土壤中,累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可被动植物所吸收,经过食物链富集和传递,造成直接或间接人体暴露,危害人体健康。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涉及自然或人为因素产生的金属纳米颗粒在环境介质和生物有机体中的生物/化学行为、转化归趋,并且据此评价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安全性及其生物健康效应。随着对金属纳米颗粒环境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同步辐射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和宽频谱等特性,在金属元素分析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同步辐射技术,如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SR-XRF)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SR-XAS)等,在金属纳米颗粒物的环境行为及其生物健康效应研究中的应用;结合本实验室及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工作,阐述了同步辐射技术应用于环境纳米金属组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以期为拓展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物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