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514篇
综合类   921篇
基础理论   370篇
环境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303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have been related to several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uch as appropriation,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physical care taken of the neighbourhood, restorativenes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especially,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However, the role of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has not been analyzed in relation to anti-ecological behaviours such as transgress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place identity,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to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norms that explain the likelihood of illegal behaviours against the environment. The sample was composed of men and women, aged from 19 to 70 years, who were resident in rural, urban or tourist areas of a territory under hig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environmental transgression is personal norms, whereas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have no direct relation with future transgression or personal norms. Place identity influence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social norms, which are both antecedents of personal norms. The results led us to reconsider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aimed at encouraging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laws by only emphasizing individuals' bonds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need to extend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personal and social norm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32.
以祖山为例,阐述了崩塌地质灾害的机理、特征和现状,并利用传递系数法对崩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采用削方卸载、修建抗崩塌挡土墙、构筑排水沟与格构等工程设施的防治对策及工程措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various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ir metabolites was performed i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the city of Zagreb (780 000 inhabitants) us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The estimation of drug abuse for five different illicit drugs, including heroin, cocaine, marijuana, amphetamine and ecstasy,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presentative excretion rates, which were determined over a period of 8 months. Marijuana (1000 kg/year), heroin (75 kg/year) and cocaine (47 kg/year)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frequently consumed illicit drugs, while the consumption of amphetamine-type drugs was much lower (1-3 kg/year).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ports indicated that drug abuse profil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reported for Western Europe, in particular with respect to the comparatively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heroin. Enhanced consumption of stimulating drugs (cocaine and ectasy) was systematically detected during weekends.  相似文献   
134.
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及改革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里约+20"峰会的两个主题。首先,绿色经济是体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将引发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虽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也必须探索新型的绿色低碳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竞争规则和格局的变动,加强先进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低碳竞争力。其次,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成为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代际公平",又要关注欠发达地区消除贫困,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国别公平"、"人际公平"。因此,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框架的建设和改革,要体现世界各国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全面均衡地反映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国家的利益诉求。主要表现在公平享有全球环境空间、公平获得现代优质能源服务、公平适应全球环境变化、公平承担责任义务及公平的国际制度和机制。中国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走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最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又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的困难和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协调推进。在国际上积极参与国际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在国内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主要战略对策包括加速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优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的过快增长;加强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逐步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地区平衡,促进生态城市建设;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改革的趋势,加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把传统的资源依赖型、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到新型的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上来,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5.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提出了厨余等有机生活垃圾单独收集,在产生源头进行好氧堆肥处理。研制了好氧堆肥设备,由加热装置、通风装置、冷凝水收集和回灌装置,以及与该生物堆肥设备配套的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自控系统和数据采集软件几部分构成。自控系统由氧气、温度、湿度三路传感器以及2个控制器构成,并与加热装置、通风装置连接,能满足物料加热、供氧和散热的要求。本研究通过为期30 d的试运行实验表明,物料快速升温并稳定保持在高温阶段(50~60℃),物料中的氧气浓度保持在14%~16%范围内。在堆肥实验结束时,物料的含水率降至36.4%,有机质含量降至49%,另外,通过好氧速率指标也可判定物料达到腐熟。  相似文献   
136.
银行投资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问题可能给银行带来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控制是实现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其中环境信息收集和传递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基础,环境风险管理部门建设是环境风险控制业务的保障,环境风险动态评估和管理是环境风险控制的关键,借鉴国际经验和加入国际准则是提升环境风险控制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全国性商业银行在环境风险控制领域的举措进行分析,总结我国银行业环境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的现状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7.
稠油火驱开采技术节能减排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驱作为稠油热采的有效接替技术,与注蒸汽开采技术相比,具有采收率高,能耗低,CO_2排放少的优势。文章从火驱驱油机理特征阐述了火驱与注蒸汽技术的不同点,从燃料开采能耗、热效率、注入剂资源、数据对比四个方面分析火驱比注蒸汽热效率高,无燃料开采成本,能耗是注蒸汽的50%;从CO_2气体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对比可知,火驱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油田节能减排、环保生产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为了有效降低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量、排污量,节约水处理剂的消耗、降低冷却水处理成本,关键在于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本文对影响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哈尔滨石化公司循环水场存在的问题。同时本文给出了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方法,上述方法能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9.
企业绿色管理已有研究将制度和技术在两个不同的领域进行分析,忽视了绿色管理是对制度和技术压力的反应,两种压力同时并存甚至相互影响.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和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性"要求在分析企业绿色管理行为时,整合制度和环境技术创新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已有文献普遍强调作为强制性制度的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而较少关注制度压力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制度压力和技术压力相互关系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制度与技术情境的企业绿色管理战略选择模型.企业绿色管理战略是制度压力和环境技术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制度压力的反应有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企业所处的制度情境也影响到其对技术压力的响应方式.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监管现状,本文为制定有助于清洁技术采纳和扩散的环境政策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0.
绿色大学的建设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立一套系统全面且便于操作的指标体系对绿色大学建设具有指导意叉。“绿色大学”建设围绕教育的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思路构建绿色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由绿色教育、绿色校园、绿色科研、绿色实践和绿色办学构成,反映的是绿色校园建设所应包括的5大部分。指标层包括指标和主要参数,反映准则层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