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46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6篇
综合类   304篇
基础理论   191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81.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36个PM2.5样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1种有毒微量金属元素(Zn、Cu、Pb、As、Ni、Cd、Co、Ba、Cr、Be、V)的浓度。采用单级酸提取法分析了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利用元素酸提态含量占总量的比值计算了有毒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采用美国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各有毒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大小顺序为Zn > Cu > Pb > As≈Ni > Cd > Co≈Ba > Cr > Be > V;(2)大气PM2.5中Ni、As、Cd、Zn、Cu和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容易在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和转化;Be、Cr、Co、V和Ba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元素,在大气环境中较为稳定,但当大气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重新被释放出来;(3)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口鼻吸入方式危害人体健康,Cr、Co、As对泉州市区居民有潜在的致癌风险,Ni和As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82.
文章利用OMI卫星全球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Level3级产品数据,研究分析了河南省2006年-2015年大气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近10年大气对流层平均NO2柱浓度为15.38×1015 molec/cm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自2014年起出现了大幅回落;NO2柱浓度月均值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最高值和最低值一般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NO2柱浓度的季节均值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河南省NO2柱浓度空间分布不均衡,自西南部至东北部逐渐增加,其中东北部为NO2浓度高值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183.
为研究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痕量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于2015年在辽东湾设置38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其中13种痕量金属污染物的含量,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辽东湾表层沉积物中w(Al)、w(V)、w(Cr)、w(Mn)、w(Fe)、w(Co)、w(Ni)、w(Cu)、w(Zn)、w(As)、w(Cd)、w(Ba)和w(Pb)平均值分别为55 726.95、76.21、35.59、852.85、30 482.16、11.98、27.88、21.60、76.53、9.16、0.17、396.78和21.72 mg/kg;其中w(Al)最高,占63.51%;w(Fe)其次,占34.74%. 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痕量金属受氧化还原环境影响强烈,V、Co、Ni、Cu、Zn、As、Cd在沉积物的氧化还原循环中易被Fe氧化物吸附,与Fe氧化物产生共生关系. Ba与Pb存在共生关系,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和地球化学特征;Mn是海洋沉积物中主要化学成分;Cr一般和沉积物中的陆地碎屑相结合. 生态效应浓度评价表明,Ni和As偶尔会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产生几率分别为97%和63%;Ni、As、Cu、Pb和Cr长期暴露会产生毒性效应,产生几率分别为100%、94%、74%、6%和3%,Zn和Cd不会产生毒性效应. 根据对生物产生负面效应和毒性效应的概率,痕量金属污染程度的排序为Ni>As>Cu>Pb>Cr>Zn=Cd.   相似文献   
184.
由于可以有效揭示重金属污染的时间变化序列,近年来,树木年轮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历史追溯。年轮化学技术也被应用于示踪某地区的汞污染历史,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树木年轮化学对汞污染积累历史进行追溯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含量测定及数据分析,并对木质汞来源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汞年轮化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5.
河北省旱涝灾害历史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河北省旱涝灾害的历史状况,得出黉灾呈逐年减轻、时灾呈逐年加重的认识,旱灾是河北省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探讨了该省旱涝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间上具有季节性、持续性和阶段性,在空间上具有地域性,对增强水患意识,防汛抗旱,今后的防灾抗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6.
采取固定床连续式水处理方式,实验研究了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微量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地下煤气化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当处理COD为300 mg,/L左右的该类型废水时,加入微量臭氧,水处理装置COD去除率提高了45%,平均1 mg的臭氧处理了2.4 mg有机物;当废水COD为200 mg/L左右,进水速度为1 L/h时,最佳臭氧投加量为每升废水20 mg左右的臭氧,此时气水比为15:1左右;同时实验发现,不同COD的废水色度均可以被有效去除.通过与其他类似的实验研究比较发现,微量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87.
The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challenge.I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survival,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o all countries on energy development,economic competitivenes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way of life.In recent years,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there is a rumor that the rapid growth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offset the effo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reducing emissions,and China should bear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corresponding to its significant role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which obviously are unfair and not objective.As this paper reveals,"China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that is the socalled "China environment threat" or theories,China has mad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addressing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past and China will still be the backbone on the protection of global climate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88.
为分析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城市燃气管道失效可能性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复杂网络的N-K模型;应用轨迹交叉理论分析管道失效可能性因素的耦合作用机理;基于N-K模型对2011—2014年所发生的1 127起城市燃气管道事故进行耦合分析,计算不同耦合方式发生的概率和耦合值。结果表明:多因素耦合过程中,参与耦合的因素越多,管道失效的概率越大,但耦合发生的频率却随耦合因素的增加逐渐减少;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参与耦合时,管道失效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189.
The effects of daily administration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 (HCH) for 90 day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u, Zn, Fe and Mn in rat tissu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CH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weight of liver and spleen and decrease in the weight of kidney, heart and brain. The spleen and heart demonstrated the maximum mobilization of metals. Comparing the individual trace elements, zinc appeared to be the most active element. None of the metals assayed registered change in RBC's but there was increase in Zn, Fe and Mn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相似文献   
190.
南京典型古建筑的消防现状调查和消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江苏南京代表性古建筑朝天宫、甘熙故居、鸡鸣寺和净觉寺的实地深入调查,从结构、材料、内容、布局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古建筑普遍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考察了古建筑中现代消防设施建设、消防资金投入、消防管理措施和现代消防材料和技术应用的现状,发现多数古建筑在消防防护方面仍处于保守、常规、落后和消极的状态。为实现对古建筑价值的最大限度保护,应从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建设、消防通道设计、消防给水供应、消防通讯保障、消防装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性能化设计和规划;在遵循“修旧如旧”的修缮和维护原则下,需要勇于尝试和接纳纳米材料等新型化学保护材料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