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21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4篇
综合类   616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58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71.
北京市冬春季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消光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4年1─5月,在北京市区连续监测了大气环境中ρ(PM10),ρ(PM2.5),ρ(PM1)和ρ(TSP),以及大气能见度、地面气象要素.结果表明:春节期间颗粒物中细粒子所占的比例较高,ρ(PM1)/ρ(PM2.5)为0.81,ρ(PM10)/ρ(TSP)为0.61;而沙尘期其值分别为0.55和0.28.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呈在明显日变化,其夜间浓度峰值高于早晨交通繁忙时段.根据经验公式,将大气能见度换算为大气消光系数,并导出颗粒物消光系数.结果表明:颗粒物消光系数与颗粒物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定义了颗粒物质量浓度消光比(CEP),用来表征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CEP<103时,颗粒物质量浓度很低,PM2.5所占比例较高,代表了有利于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当CEP>167,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但细粒子比(ρ(PM2.5)/ρ(PM10))稳定在0.5~0.7,湿度也稳定在20%~50%,代表了不利于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872.
The return of willow ptarmigans to the sites in which they nested the previous year has been studied using color banding. No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turn index have been revealed, except for its dependence in males on the time when spring begins in a given year. In northernYamal, in contrast to the temperate zone, some surviving birds fail to return to their former nesting sites. Polymorphism of individuals with respect to territorial behavioral strategy is proposed for L. lagopus populations at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species range.__________Translated from Ekologiya, No. 3, 2005, pp. 215–221.Original Russian Text Copyright © 2005 by Tarasov.  相似文献   
873.
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作为研究样区,在采用“渐变尺度空间结构度量方法”对该地区建设用地格局进行定量化研究的结果之上,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效应”的观点,对该种建设用地格局所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据此,提出了有关北京城市边缘区景观格局优化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74.
关于首都减灾对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少泉  吕庆书 《灾害学》1992,7(2):21-26
本文从首都的特殊地位及其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提出在拟定首都减灾对策中有关宣传、管理、预报、防治、防范重点和资金投入等六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5.
快速城市化地区地表水资源生态结构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北部新区高新园这一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区域为例,研究了地表水资源的生态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对水资源的系统规划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快速城市化区域水资源变化的分析应该关注自然和人工的双重干扰,把河溪、塘库等地表水体作为区域的重要自然元素,不但要有效保留,而且要从空间结构、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水环境系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76.
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增长,休闲旅游消费日益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消费构成。京津冀都市圈休闲旅游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内部休闲客源,提升都市圈及内部城市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和旅游发展状况、休闲旅游发展条件、休闲旅游需求变化及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休闲地开发布局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877.
为推动城市公共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根据概括的应急避险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共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共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共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 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还存在626.46 km2的服务盲区,盲区所涉及的户籍人口为254.8万。另外,东城区所属的东四、朝阳门和东直门街道办事处,以及宣武区所属的椿树街道办事处所含的公共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仅分别为0.04%、21.22%、23.45%、25.61%,存在较大的服务盲区,人口服务辐射能力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78.
北京市城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嘉钰  高阳 《环境科学》2009,30(3):625-630
2006年8月19~22日(夏季)、 10月24~30日(秋季)和2007年1月20~23日(冬季),利用被动式扩散采样器(DSD-DNPH)对北京市城区5个地点C1~C10羰基化合物进行了采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 20种羰基化合物被检测出,在夏季、秋季和冬季其总浓度分别为(89.1±23.6)、(85.2±17.5)和(40.0±9.8) μg/m3.其中,甲醛、乙醛和丙酮是浓度最高的3种羰基化合物,它们的浓度从冬季的(7.1±2.1)、(10.3±3.1)、(9.5±1.8) μg/m3增长到夏季的(15.3±9.2)、(12.9±4.9)、(13.3±3.5) μg/m3和秋季的(13.2±4.0)、(13±4.4)、(15.3±4.0) μg/m3.定性分析表明,羰基化合物的污染来源,冬季主要是机动车污染,而夏季和秋季则是来自光化学反应、机动车和餐馆油烟的综合污染.此外,在风速较大、扩散条件较好的条件下,甲醛、乙醛和丙酮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表明扩散条件对羰基化合物浓度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879.
节约用水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涉及社会心理层面认知、意愿的复杂状态。设计问卷对312名北京市中学生的节水知识、意识和行为进行现状评估,系统分析三者相互关系,为推行更为有效的节水管理措施提供支持。结果显示,节水知识、意识和行为问卷的信度指标(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2、0.77和0.84。中学生群体缺乏对节水的精确定量认知,难以判别用水的合理程度;电视是当前的主要知识来源。水资源的稀缺性被广泛认同,中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节水责任感,能够感知水资源条件的变化;但缺乏深入理解,尤其存在"口号化"的倾向。中学生群体在节水行为方面有待改进。通过改变自身用水方式达到节水目的的行为发生频次超过半数,而改变他人用水方式的人际行为发生率较低。节水意识显著影响节水行为,节水知识对节水意识的影响不具统计意义。节水知识除直接影响节水行为外,还通过节水意识的中介效应影响节水行为,两者效果比例大约9∶1。  相似文献   
880.
为了评估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机动车控制措施效果,对不同控制措施阶段北四环道路的气态污染物进行监测,并同步采集车流与气象信息.基于监测结果归纳气态污染物特征,分析控制措施的影响,并计算高峰小时与日间小时平均污染物人体吸入剂量.结果表明,控制措施全面实施期间(Ⅲ阶段)北四环路日间平均车流量下降约22%,其中轻型车流量降低约43%.与之相对应,北四环CO、NOx、NO2的浓度水平范围分别是0.10~3.94,0.002~0.139,0.002~0.099mg.m-3,较奥运前(2008年5月)监测浓度显著下降.其中,奥运赛事期间(Ⅲ-2阶段)CO、NOx、NO2平均浓度降幅最大,分别达到63%,71%和70%.奥运期间(Ⅲ阶段)CO与NOx的单人与总人群的高峰小时和日间平均小时吸入剂量较奥运前(2008年5月)均有显著下降,其中CO单人高峰小时与日间小时平均吸入剂量降幅分别是63%和81%;NOx单人高峰小时与日间小时平均吸入剂量降幅分别是58%和55%.区域总人群的吸入量也同比例下降.奥运期间严格的交通控制措施大幅削减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从而降低了道路交通环境机动车尾气污染引起的人体吸入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