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30篇
基础理论   1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南岳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南岳野生植物中,珍稀濒危植物主要是指国家级保护植物,共有13种,其中一级2种,二级11种,它们是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var.mairei (Lemeé et Lévl.) Cheng et L.K.Fu,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 Hand.-Mazz.,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闽楠Phoebe bournei (Hemsl.) Yang,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绒毛皂荚Gleditsia.japonica Miq.var. velutina L.C.Li,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rain,毛红椿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var.pubescens (Franch.) Hand.-Mazz.,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以及香果树等,本文主要介绍他们的分类位置、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状况,分析了它们的区系特征,提出应该尽快建立南岳国家级野生保护植物的核心或者优先保护地段、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采取就地或迁地保护措施来保存等对策.  相似文献   
92.
"3S"技术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传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方法的不足,论述了"3S"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四川省岷江中上游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调查与评价"项目,介绍了应用"3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93.
在概述国内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指导值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体系,即:背景值标准、筛选值标准、有效态污染临界值标准,并据三级标准体系和各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把土壤环境质量分为七个等级:清洁、轻度玷污、中度玷污、重度玷污、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用七种警示色来表示不同的污染程度,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
通过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近年来的一些噪声监测实例来深入探讨噪声监测过程中的点位布设问题,并指出相应的注意点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5.
通过采用SBR改良工艺处理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试验,根据城乡结合部污水的特点,采用SBR改良工艺,研究工艺的处理效果、水量波动和排水位置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改良工艺对城乡结合部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SBR改良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大,在连续2倍进水量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降低排水位置对出水SS有一定的影响,但SBR工艺的污泥沉降效果好。  相似文献   
9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S"技术在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3S"技术和鸟类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3S"技术在鸟类生态学中的应该进行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97.
以我国南方花岗岩区退化马尾松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底)马尾松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w(有机质)、w(全氮)、w(碱解氮)和w(速效钾)坡位间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w(有机质)和w(全氮)均表现为坡底〉坡中〉坡上;而w(全磷)和w(全钾)位间差异不显著;3坡位中坡底土壤w(粘粒)较高容重较小。土壤酶活性坡位间差异不显著,可能受林分密度影响较大。两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呼吸强度均为坡底最大,且与有机质和全氮相关性分别达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正相关,但在微生物对碳利用效率、有机碳氮累积程度等方面坡位间差异不显著。所以,对养分瘠薄且易受侵蚀的花岗岩红壤区域,马尾松作为恢复植被须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98.
为探索高危岗位矿工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在文献研究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个体角度构建矿工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软件模拟仿真各工作时间段中,矿工风险感知水平及各因素对其影响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工作初期,情绪稳定性水平对风险感知水平促进效果显著,工作倦怠的抑制作用较突出;在工作后期,自我效能感对风险感知水平的削弱影响显著,风险规避态度则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风险知识经验超出一定范围会对风险感知水平起到反作用;安全教育培训与安全监管对风险感知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稳定持久。因此,煤矿企业应根据各因素在工作时间段的不同作用,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矿工风险感知水平。  相似文献   
99.
以阜新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为对象,分析坡向、坡位和恢复年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并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法,研究排土场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排土场边坡土壤含水量、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pH值以及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从坡上到坡下均逐渐增加;恢复10a阴坡土壤含水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高于阳坡;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速效磷含量及阴坡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而土壤pH值、阳坡碱解氮含量及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排土场边坡土壤质量表现为阴坡>阳坡、坡下>坡中>坡上的变化规律;随着恢复年限增加,阳坡坡上和坡中及阴坡土壤质量增加,而阳坡坡下下降.以上结果说明,坡位和坡向是影响排土场边坡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具体生境特点,采取不同治理措施,才能完成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00.
孙东旭  姚斌 《火灾科学》2021,30(3):165-172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量日益增多,大断面、特大断面公路隧道不断涌现,可靠、有效的隧道火灾探测越来越重要。选取了6种典型的隧道断面,综合考虑探测器类型、纵向风速、火源功率、火源位置等因素,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分析了系列火灾场景下温度、烟气分布、探测器报警时间、报警位置偏移量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断面尺寸、纵向风速越大,感温探测器报警时间越长。通过对顶棚烟气温度的分析,发现特大断面隧道中线型感温探测系统采用差温报警较定温报警更有效。在使用差温报警时,纵向通风会使报警位置发生偏移,报警位置偏移量d与隧道纵向风速v、火源到隧道顶棚距离Hd满足线性关系式:d=6.404v+0.923Hd-6.762。随着隧道断面尺寸的增大,需要敷设更多的感温光纤以在规定时间(60 s)内探测到火灾。对于高度H≥12 m的隧道,即使增设多条感温光纤,也无法在60 s内有效报警,需补充设置基于火焰和烟气特征的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