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9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使用人工耐候试验方法对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进行老化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PVC-U在几种试验条件下的结果排序,并对自然试验与人工加速试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红外线对材料老化的影响不可忽视,为生产和科研单位进行生产研发、试验检验及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在空气质量监测中,旧的城区监测点位很难准确反映新的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时空变化,文章尝试在新的发展区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预测新区域内有代表性的某一特征监测点浓度,与旧城区监测点位优选点共同构成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3.
郑州市大气环境中的NO2污染与灰色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大气环境中NO2的监测和分析,初步揭示了NO2变化的规律.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定量分析了影响郑州市NO2变化的因素.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该市NO 2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影响NO 2污染的主要因子是家庭用气普及率;NO2在大气中的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2年预测值为0.043 mg/m3.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不同试验方式下聚碳酸酯的光老化行为。方法对比聚碳酸酯在自然暴露试验、自然加速光老化试验及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中的缺口冲击强度变化,分析各种加速试验方式对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结果聚碳酸酯在拉萨户外自然暴露中,其缺口冲击强度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单轴跟踪暴露和跟踪太阳反射聚能暴露这两种自然加速光老化试验方式对户外自然暴露的模拟性均较好,加速倍率分别约为1.5,6。氙弧灯下的暴露试验对自然暴露试验的模拟性比紫外冷荧灯、金属卤素灯高。结论跟踪太阳反射聚能暴露、氙弧灯下暴露可推荐为评价聚碳酸酯光老化行为的加速试验方式。  相似文献   
35.
荆州市地表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荆州地区主要地表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揭示了地表水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地表水沉积物中磷主要有交换态磷(Ex—P)、铝磷(Al-P)、铁磷(Fe—P)、闭蓄态磷(Oe—P)、自生钙磷(ACa—P)、碎屑钙磷(De—P)、有机磷(Or—P)7种磷,其中以自生钙磷(ACa—P)、碎屑钙磷(De—P)和有机磷(Or—P)为主,约占总提取磷的95%。自然条件下,绝大部分湖泊的沉积物中95%以上的磷是以生物较难利用的形态存在的,活性磷所占比例较小,不足沉积物总磷的3%;沉积物中铝磷、铁磷、闭蓄态磷、自生钙磷的含量与总磷含量均没有明显相关性。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与水体沉积物的释磷特点及其地球化学循环规律,并受沿岸污水排放及近岸养殖排污等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装甲车辆内部狭窄空间测试的分布式温湿度集成采集系统,通过对某型装甲车辆在湿热区和寒区的实车测试,重点分析了不同舱室的温湿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利用相关系数法对平台温度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下一步建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利用2014年1月-12月青岛市李沧区大气自动监测点实时发布的监测数据,对PM10和PM2.5的达标情况、变化趋势及其两者之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李沧区PM10和PM2.5年均值分别为0.126mg/m3和0.062 mg/m3,均超过二级标准,全年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71.8%和72.1%;PM10和PM2.5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春季污染最重,污染日分别占全年的40.8%和44.1%.PM2.5占PM10比例较高,达到48.4%.PM2.5与PM10回归线性较好,y=0.571 2x-0.011 8,R2 =0.901 2;PM2.5和PM10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2;PM2.5和PM10日均值呈显著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38.
为探索水体中氮、磷浓度与水深的响应特性,选择重庆某典型山地深水湖泊——龙景湖,开展氮、磷浓度分布与深度相关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龙景湖总氮、总磷浓度均呈现沿水深增加的趋势.龙景湖总氮浓度为0.65~3.77mg/L,总磷浓度为0.016~0.65mg/L.龙景湖全区总氮浓度与水深成显著相关关系,回归方程F值的相伴概率小于0.05;95%的区域总磷与深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总磷与水深拟合优度平均值为0.8734,平均F值相伴概率为0.024.可考虑通过调节水深的方式调节湖泊上层水体中氮、磷浓度,从而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9.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在评价目的上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安全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既要进行安全评价又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目前,对于如何进行重大安全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未见有具体的指导性建议.许多评价报告中,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往往雷同,不利于突出各自的重点和评价工作的深入进行.从对风险评价的认识出发,从评价目的上讲述二者的相关性,并简述其意义.  相似文献   
40.
长江靖江段刀鲚捕捞量的时间变化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靖江段位于长江近口段,是长江刀鲚渔汛最集中的水域。调查了靖江段2008、2009、2012~2015年6个渔汛期的捕捞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模型)分析了刀鲚捕捞量与靖江段表层水温、潮差、气压、降水量、浑浊度、CODMn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调查显示,靖江段每年发放刀鲚专项渔业捕捞证84~95本,平均年作业天数28~43 d,2012~2015年的作业天数比2008~2009年明显下降。6个渔汛期刀鲚的年捕捞量变幅为3.71~17.38万尾和3.61~18.26 t,除2013年外,年捕捞量总体上仍呈下降趋势。采用GAM模型对10艘持证渔船的刀鲚日捕捞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日捕捞量随水温的升高而递增,汛期78.8%的产量在15~23.2℃水温范围获得。而当水温低于10℃时,空网率上升,仅获得5.7%的汛期产量。表明当水温不足10℃时,刀鲚可暂时停止其生殖洄游过程。分析还显示,69.1%的汛期产量在2.0 m以上的大潮差期获得,表明潮汐亦是影响刀鲚日捕捞量的重要因子。低浊度及气压、降水量、CODMn等对刀鲚的日捕捞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当浊度大于100 NTU时,日捕捞量迅速降低。可见,水温、潮差和高浑浊度是影响长江靖江段汛期刀鲚捕捞量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