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89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8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采集的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膜(971012号)为样品,使用日本理学D/maxRA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化合物定性分析,并介绍样品的采集与制样方法、仪器测试条件。最后通过JCPDSICDD(国际粉末衍射数据中心)标准数据库检索出该样品所含的全部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2.
An in situ arsenic removal method applicable to highly contaminated water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in the use of steel wool, lemon juice and solar radiation. The method was evaluated using water from the Camarones River, Atacama Desert in northern Chile, in which the arsenic concentration ranges between 1000 and 1300 μg L−1.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alysis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amount of zero-valent iron (steel wool) and the citrate concentration (lemon juice) to be use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when using solar radiation to remove arsenic from natural water from the Camarones river are: 1.3 g L−1 of steel wool and one drop (ca. 0.04 mL) of lemon juic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removal percentages are higher than 99.5% and the final arsenic concentration is below 10 μg L−1. This highly effective arsenic removal method is easy to use and inexpensive to implement.  相似文献   
103.
O3/UV降解水中的乙酸和硝基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3 /UV和O3/H2O2降解了水中的乙酸,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处理60min后,O3/UV对乙酸的去除率仅比单独臭氧化处理提高了3%,而O3/H2O2在此条件下完全降解乙酸.O3/UV在处理硝基苯过程中却显示较好的氧化降解能力,通过分析表明,硝基苯降解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H2O2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O3/UV氧化降解能力的提高可能有2方面的原因,紫外光对有机物的活化作用;中间产物H2O2催化臭氧分解产生了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 单独紫外光催化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4.
借助GW—7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通过解联立方程组对焦化废水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有机物喹啉,吡啶,吲哚,苯酚的混合物进行了分析测定,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此法的优越性在于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分离程序(如萃取,色谱等分离技术)便能直接求得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紫外消毒的机理、影响紫外消毒的因素以及紫外消毒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阐述了紫外消毒的现状和应用前景 ,提出紫外消毒可能取代传统的化学消毒法 ,在污水处理 ,特别是回用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高浓度复合型聚铁硅絮凝剂PFSS和PSFS的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图谱从不同角度对高浓度聚合硫酸铁硅和聚合硅酸铁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紫外吸收表明,聚铁硅絮凝剂中主要以Fe(OH)+2、Fe2(OH)4+2等二聚体为主,而且还有三聚体或其他聚合形态的存在;逐时络合分析显示,复合型聚铁硅体系中硅形态以Si(c)为主,铁形态以Fe(a)和Fe(c)为主;红外图谱证实高浓度聚铁硅是以羟桥为主结构连接的高分子复合物,在1100cm-1附近M—OH—M的振动证明有铁羟基及其聚合态存在,且其形态区别于PFS。  相似文献   
107.
对太湖梅梁湾水体实测结果表明 :在水体表面 ,UV -C的强度较小 ,只有 10 -5μE·m-2 ·s-1数量级 ;UV -B的强度随着波长的增加而呈现递增的趋势 ;UV -A的强度较强 ,达 10 -2 μE·m-2 ·s-1数量级 ,并且在水体中衰减较快 ,衰减系数 (Kd)可以达到 12 .5m-1。可见光在水体中Kd 可达 8.2m-1。在水下 0 .5m处 ,紫外线不足表面光强的 1% ,可见光是表面光强的 2 0 %左右。初级生产力在表面相对较小 ,在水下 0 .2m处最大 ,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 ;在水体中直接测定发现 ,0 .2m处溶解氧值较高。初级生产力的这种分布是水体中紫外光与可见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超声辐照技术去除模拟废水中的邻二氯苯的效果和影响因素,包括超声电功率、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空气曝气以及自由基抑制剂等;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去除邻二氯苯主要以空化泡内的高温热解为主,并分析了邻二氯苯超声去除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109.
阴极射线管中低熔点玻璃的溶解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极射线管是电子显示系统的主要部件,含有大量铅,其废弃物的浸出毒性超过我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废阴极射线管资源化的关键是锥-屏的分离,分离后的锥-屏玻璃可用于显像管的再制造、铅的提炼和玻璃的再生产等.采用超声波辅助酸-热冲击法对低熔点玻璃的溶解规律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同乙酸相比硝酸溶解低熔点玻璃的速率更大,硝酸浓度对低熔点玻璃的溶解速率有影响;低熔点玻璃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与硝酸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如硝酸铅、硝酸钡、硝酸锌及硼酸等的存在会使低熔点玻璃的溶解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0.
苯胺水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胺为具体对象,进行了苯胺水溶液受到电子束辐照后的降解过程和特性研究,分别考察了吸收剂量、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和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因素对苯胺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有效降解水溶液中的苯胺,当苯胺初始浓度为70 mg·L-1,吸收剂量为23.7 kGy时,苯胺降解率可达91%,COD去除率可达27%.过氧化氢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苯胺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8%.溶液初始pH在2.0~11.0范围内,pH对苯胺的辐射降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