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61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中的电离辐射日益增多、增强,加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也提高了电离辐射环境监测的要求。电离辐射环境监测的物理方法主要包括了对环境样品及环境辐射场的分析测量。本文从电离辐射的概念出发,重点分析了电离辐射环境监测的物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型磁性聚谷氨酸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岛大学安澤幹人首次利用γ-PGA在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上进行涂层,制得了γ-聚谷氨酸-Fe3O4磁性纳米颗粒(PG-M).本实验利用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对PG-M吸附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PG-M与未涂层的Fe3 O4具有相似的形状以及大小,均为不规则的层状结构,且晶粒直径在120~320 nm之间;实验中针对性地对水溶液中Pb2+进行了吸附探讨.在振荡实验中,通过主要参数的变化(pH值、吸附时间、竞争离子浓度、腐殖酸浓度),得到如下结果:吸附最佳pH值为7.0;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吸附平衡时间为45 min;Na+对PG-M去除Pb2+没有很强的干扰性,而Ca2+则显示出一定的干扰作用;腐殖酸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是复杂的,表现为先增强吸附效果,随后降低吸附效果;最佳条件时Pb2+的最大吸附量为93.3 mg/g.PG-M对Pb2+的吸附均能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中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PG-M的吸附特征,说明PG-M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PG-M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不同浓度的HCl和HNO3溶液的再生实验发现,0.1 mol/L的HCl溶液作为吸附再生液,可取得较好的再生效果.表明PG-M是可再生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两实验室针对环境地表γ计量率、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场仪器对比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监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催化剂CuO/γ-Al2O3与脉冲电晕放电协同作用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结果表明, 在100 ℃以下,CuO/γ-Al2O3与脉冲电晕放电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脱硫脱氮效果.当脉冲电压40 kV,进口烟气温度80 ℃,出口烟气温度40℃,气体在烟道中的流速为1.3 m/s,SO2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 400 mg/m3,NO的初始质量浓度350 mg/m3,SO2的脱除率达到85%,NO的脱除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5.
从2007年至2011年在深圳市进行了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计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天然辐射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变化范围为(4.87 ~17.68)×10^ 8Gy/h,平均值为10.00 ×10^ 8Gy/h,与广东省平均水平相当,稍高于全国平均值,属于正常天然本底范围;天然辐射外照射致深圳市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0.22 ~ 1.08) mSv,低于广东省与全国的平均水平;集体有效剂量当量54.32×10^2man· Sv.  相似文献   
16.
有机氯农药在农田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种不同深度的农田土壤作为吸附剂,采用批量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氯农药p,p’-DDD和γ-HCH在等温条件下的吸附解吸行为。结果表明,p,p’-DDD和γ-HCH的吸附解吸曲线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较好拟合,并且在表层土壤中表现为线性,而在深部土壤中表现为非线性,表明深部土壤的组成可能更加复杂和不均匀。3种土壤对p,p’-DDD的吸附容量参数Kf值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大小关系一致,而γ-HCH的吸附Kf值却与DOM含量显著正相关。p,p’-DDD和γ-HCH在所有样品中的解吸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其中p,p’-DDD的解吸主要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TOC含量越低滞后性越不明显,而γ-HCH的解吸滞后性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7.
介绍1992年~2012年,对浙江省秦山核电基地外围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的监测结果。1992~2002年秦山核电基地周围环境2.5 km范围内高压电离室连续监测系统测得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63~119 n Gy/h,平均值为95 n Gy/h,接近于核电厂运行前的平均本底值(93 n Gy/h)。2002~2012年周围环境5km范围内高压电离室连续监测系统测得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90~116n Gy/h,平均值为102 n Gy/h,低于同期杭州对照点监测平均值(107 n Gy/h)。1992~2012年周围环境50 km范围内测得的陆地瞬时环境γ辐射剂量率(已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年均值测量范围为52.7~69.9 n Gy/h,平均值为62.1 n Gy/h,与运行前本底调查值和对照点监测值相比,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天然褐铁矿制备γ-Fe2O3及其NH3-SCR活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天然褐铁矿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制备γ-Fe_2O_3作为NH3-SCR催化剂.借助XRD、XRF、XPS、NH3-TPD、FR-IR等表征方法,考察反应温度、褐铁矿中的锰氧化物以及H_2O和SO_2对催化剂选择催化还原NO活性的影响并与α-Fe_2O_3作对比.结果表明,由于γ-Fe_2O_3表面比α-Fe_2O_3具有更强的酸性,使得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200~350℃)宽于α-Fe_2O_3(200~300℃),且在活性温度窗口下,催化剂脱硝效率达到99%以上;γ-Fe_2O_3催化剂中少量MnO_2的存在,提高了催化剂低温段(100~200℃)脱硝活性,降低了高温段(400~450℃)脱硝活性;SO_2的存在会使γ-Fe_2O_3的脱硝温度窗口向高温区偏移100℃、体积分数为5%的H_2O对脱硝反应的抑制作用很小,但当SO_2和5%H_2O同时存在,尤其是SO_2的体积分数达到0.12%时,硫酸铵盐类的迅速生成会大大降低γ-Fe_2O_3的脱硝活性;此外,γ-Fe_2O_3经过NH3-SCR反应后,其磁化率略有降低,催化剂仍然具有磁回收循环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CuO/γ-Al2O3类Fenton试剂是降解丁基黄药的优良试剂。该试剂与传统的Fenton试剂相比,提高了反应的pH值,可在较高pH(4~5)条件下反应,而传统的Fenton试剂的适宜pH值一般在3以下。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H、催化剂投加量、过氧化氢投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丁基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使用寿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pH为4~5,催化剂投加量为6 g/L,过氧化氢用量为30 mg/L,反应3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丁基黄药的降解率达98%以上;影响丁基黄药降解效果的因素大小顺序为:pH>反应时间>H2O2用量>催化剂投加量,其中pH对CuO/γ-Al2O3类Fenton试剂降解丁基黄药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汶川8.0级大地震中,国家数字强震动台网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的50多个台站获得了大于100 Gal的加速度记录。选取其中断层附近11个台站的加速度记录,分别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和基于正交化HHT法的能量分布特征分析,通过对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比值,以及能量分布和峰值系数的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汶川地震的近场地震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