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安全科学   541篇
废物处理   209篇
环保管理   240篇
综合类   3499篇
基础理论   778篇
污染及防治   569篇
评价与监测   371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215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植物浮床-微生物对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唐山市南湖公园进行了植物浮床-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凤眼莲Eichhomia crassipes、美人蕉Canna indica Linn、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是较好的修复污染水体的植物,因为它们既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又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将人工填料悬挂于植物浮床下,形成植物和微生物相结合的修复系统,其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独植物修复技术,因此温度较高时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结合的生物修复技术修复水体污染;秋末冬初温度较低时,植物开始死亡,必须将植物收割,以免植物残体造成二次污染,此时用固定化氮循环细菌(INCB)和水体中原有微生物相结合的技术来修复水体的污染.应用这些技术经过为期3 a的修复试验,南湖公园的水体由地表水劣Ⅴ类恢复到了Ⅲ类标准,基本解决了南湖公园水体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以β-环糊精(β-CD)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的β-CD微球对对苯二酚单甲基醚( HQMME)的静态吸附行为,分析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征.实验结果表明:β-CD微球对HQMME的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和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β-CD微球对HQMME的吸附等温线可同时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在不同温度下,β-CD微球吸附HQMME的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絮凝—γ射线辐照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最佳絮凝条件以及吸收剂量率、吸收剂量、废水pH和H2O2浓度对废水辐照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絮凝和辐照技术联用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两个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辐照可以显著降低废水中COD、TOC、TC和苯胺类物质的含量,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吸收剂量率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不大;随废水中H2O2浓度增加,COD、TOC、TIC及苯胺类含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4.
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农药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状况。在速测技术中 ,色 -质联用分析法已发展得比较成熟 ,所得结果比较可靠 ,但该法的测定时间仍较长 ;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单、快速、价廉、特异性高、需样品量少等优点 ;生物传感器法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995.
用QSAR模型预测苯酚类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苯酚与11种取代苯酚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和毒性单位比为1:4,1:1,4:1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采用相加指数法对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苯酚和取代苯酚的二元混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作用以相加作用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12种苯酚类化合物的单一毒性建立了QSAR方程: -lgEC50=6.158-0.279pKa,对混合物中取代苯酚的毒性进行了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6.
构建湿地中试系统基质剖面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对稳定运行的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试系统基质进行分层采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生物量氮,酶活性,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上行流和下行流池0~10cm的基质层中好氧微生物数量高出30~55cm的层面1~2个数量级;反硝化细菌除下行流池0~10cm的层面外其他基质层数量都达到107个/g干土以上.0~20cm的基质层中脲酶活性明显高于30~55cm的层面;而0~10cm的层面中脱氢酶活性明显高出10~55cm的层面2~5倍.硝化反硝化作用广泛存在于基质中,硝化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0~10cm的基质硝化作用强度要比40~55cm层面的高出20%;反硝化作用的空间差别很小,其作用率最低也达到85.5%.  相似文献   
997.
厌氧-好氧驯化活性污泥生物合成PH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厌氧-好氧处理有机污水的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菌胶团菌,其形成与菌体胞内聚羟基烷酸酯(PHA)的积累有关,因此有可能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和活性污泥中多种微生物合成PHA。笔者利用纺织工业废水厌氧-好氧驯化活性污泥,从中提取PHA。分别研究了厌氧过程和好氧过程中供氧量、碳源调节物浓度、培养时间等对菌胶团菌生长和胞内PHA积累的影响,测定了所得PHA的分子量、熔点和单体链节组成。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污水中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污水样品经甲酸与甲酸铵调节pH后,加入氘代内标混匀,离心并过滤膜后可直接上样分析。研究表明,在1~250 ng/L的线性范围内,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定量限均低于0.5 ng/L。在3个加标水平下,10种精神活性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87.2%~114%,相对标准偏差为0.53%~3.60%(n=3)。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区域10份生活污水样品的检测,在3份水样中检出吗啡、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精神活性物质,对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3.41~9.55、0.90~1.63、1.06~1.78 ng/L。与经固相萃取前处理后的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在10 min内完成分离和检测的全过程,具有简单、快速、节约的优点,可用于污水样品中10种痕量水平精神活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9.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通过C—O键和C—C键连接而成的复杂三维网状无定形高聚物,热解是木质素的重要利用方式,探究木质素热解过程中连接键的断裂机理对于开发高效热解技术至关重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针对典型的β-5连接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探究其热解过程及取代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苯环之间五元环的开环反应是最可能发生的初步反应,其中Cα—O键和Cα—Cβ键的键解离能(BDEs)分别为163.9 kJ/mol和212.9 kJ/mol,是最主要的断键开环反应。通过对比甲基、甲氧基、羟基、正丙基等支链对β-5连接键的断裂的影响,发现当两个苯环和β-5连接五元环上分别连接羟基、丙基、羟甲基取代基时,Cα—O键和Cα—Cβ键的BDEs最低。对于不同取代基类型和位点来说,Cα—O键均裂始终是最容易发生的初始反应,而Cα—O键和Cα—Cβ键连续断裂的路径是β-5连接五元环断裂的主...  相似文献   
1000.
球衣细菌胞内PHB的提取和精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从球衣细菌胞内提取和精制PHB的有效方法。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1H谱分析得知 ,利用该方法制得的PHB精制品在结构上与标准品 (美国Sigma公司提供 )一致 ,纯度达 99 4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