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了评价杀菌剂对水生生物的基础毒性,在室内进行了多菌灵、三唑酮和三唑醇对日本青鳉幼体阶段的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三唑酮和三唑醇对日本青鳉幼鱼96 h-LC50值分别为0.47(0.42~0.51) mg·L-1、11.02(9.34~13.01)mg·L-1、14.49(12.28~17.10)mg·L-1.胚胎60 d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的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60d)为5.2 μg·L-1,暴露在10~37 μg·L-1浓度范围内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三唑酮对日本青鳉幼鱼存活率的LOEC60d为75 μg·L-1,暴露浓度高于240 μg·L-1时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体长、湿重等均有显著影响;三唑醇对日本青鳉胚胎孵化率的LOEC60d为140 μg·L-1,暴露浓度高于520 μg·L-1时三唑醇对胚胎孵化时间、幼鱼存活率、体长、湿重等均有显著影响.3种杀菌剂对日本青鳉幼体阶段的毒性次序为:多菌灵>三唑酮、三唑醇,胚胎孵化时间和幼鱼存活率可作为慢性毒性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2.
孙昕  张燚  史路肖  陈笑涵  唐晓 《环境科学》2018,39(4):1654-1660
为有效去除常规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的典型致嗅物质二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采用真空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探讨该技术降解致嗅物质的效能,研究在不同紫外光强、氯浓度、pH、重碳酸盐浓度、腐殖酸浓度条件下致嗅物质的降解效果,分析羟基自由基在致嗅物质降解中起到的作用,目标物浓度采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GC/MS)测定.结果表明,真空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饮用水典型致嗅物质,相比紫外/氯高级氧化技术而言,在30 min内2-MIB和GSM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5%和8%;随着氯浓度和紫外光强度的增加,致嗅物质的降解速率加快;在弱酸性条件下,致嗅物质的去除效果明显,在pH为5时,2-MIB和GSM的去除率在反应10 min后分别可以达到95%和96%;水体中重碳酸盐和腐殖酸的存在,竞争消耗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对致嗅物质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在反应体系中投加1 mmol·L-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叔丁醇后,2-MIB和GSM的去除率下降明显,分别下降40%和31%,表明羟基自由基在致嗅物质的去除中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3.
利用甲硫醚(DMS)降解菌Alcaligenes sp.SY1和丙硫醇(PT)降解菌Pseudomonas putida.S-1强化生物滴滤塔(BTF)处理DMS和PT的混合废气,研究了其挂膜启动及稳定运行阶段的降解性能,并考察了该系统同时去除H2S的能力.结果表明,BTF在DMS和PT进口浓度均为50 mg·m-3,EBRT为30 s的条件下,运行11 d即可完成挂膜启动,填料上的生物量明显增加,DMS、PT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100%.系统稳定运行时,DMS和PT的最大去除负荷分别为8.7 g·(m~3·h)~(-1)和12.4 g·(m~3·h)~(-1),PT的去除效果更佳.DMS和PT混合废气在降解过程中,PT对DMS的降解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当PT进气浓度大于51 mg·m-3时,DMS的去除效率下降.BTF还能同时有效去除H2S,当混合废气中H2S浓度达到230 mg·m-3时,H2S去除率仍能高达98%,但是115 mg·m-3以上的H2S会对DMS的降解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4.
柴油机在部分工况采用柴油扩散燃烧 ,另一部分工况则采用柴油引燃醇燃料形成的均质混合气压燃燃烧 .这种组合燃烧利用醇的高汽化潜热和含氧特性 ,达到同时降低柴油机碳烟及氮氧化物 (NOx)排放的目的 ,并可以避免小负荷燃烧醇燃料带来的高醛类排放问题 .在一台 4 85QDI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上述组合燃烧法进行了试验 ,醇均质混合气经进气管处喷射形成 ,用电控装置控制醇燃料喷入量及其喷入时刻 .试验结果表明 ,与原机相比 ,碳烟和NOx 排放分别可以减少 5 0 %和 30 %以上 ,同时燃料的消耗率也有大幅度降低 .该方法为降低城市车用柴油机的碳烟排放提出一个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5.
176.
鞘氨醇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是1990年才重新划分的一个新属,由于其特有的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已引起了环境微生物学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鞘氨醇单胞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态分布与代谢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鞘氨醇单胞菌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最显著的是细胞膜用鞘脂糖代替了脂多糖,这使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显著区别.鞘氨醇单胞菌耐受贫营养的代谢机制使其在自然界中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分布,某些菌株具有细胞膜上的高分子通道与大质粒,能够降解高分子有机污染物〔尤其是多环芳烃(PAHs)〕.这些特性使得鞘氨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与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2表1参65  相似文献   
177.
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嗅味物质MIB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γ-Al2O3粉末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体中典型嗅味物质2-甲基异茨醇(MIB)的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γ-Al2O3在蒸馏水和自来水本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活性.在蒸馏水本底条件下,催化氧化可提高MIB去除率47个百分点;而在自来水本底条件下,可提高MIB去除率40个百分点以上.臭氧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和MIB的初始浓度对催化氧化过程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水的硬度对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MIB影响不大,但水中无机阴离子对催化效果影响显著.天然水体中的重碳酸盐/碳酸盐碱度可以抑制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MIB起到了抑制作用.低浓度的腐殖酸能够促进催化氧化过程,而高浓度时则有抑制作用.通过pH值对催化氧化MIB的影响和叔丁醇对催化氧化的抑制作用,间接地证明γ-Al2O3催化氧化MIB的作用机理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的间接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8.
对根际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的两种构建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对数期前期生长细胞,在溶菌酶终浓度为1mg/mL,酶解时间为 0.5h制备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均高。在些基础上进行Co^60辐射诱变,筛选到抗性或营养缺陷型标记菌株共85株。  相似文献   
179.
用液体石蜡模拟润滑油,采用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了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对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采用比浊法测定OD值并结合表面张力变化,分析添加剂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机制。结果表明,在液体石蜡中添加LEDA和ODEA培养12 d,生物降解指数从38.78%分别提高到61.67%和65.66%,这是因为烷醇酰胺类物质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增大了微生物与油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微生物营养,共同促进液体石蜡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180.
环保燃料———乙醇对于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使乙醇生产成为倍受瞩目的课题 .作为汽油的可能辅助试剂或替代产品 ,乙醇不仅较常规汽油污染小 ,而且源于可再生的资源 .在巴西 ,目前有 40 %的轿车使用1 0 0 %的乙醇为燃料 ,其余的轿车使用 2 2∶78的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燃料 .而美国有 1 2 %的汽车燃料使用的是 1 0∶90的汽油 酒精混合物 ,每年需要生产超过 1 5亿加仑的乙醇 .美国所有乙醇的生产采用发醇法 ,主要原料是玉米 .目前在美国已有 5 8个乙醇生产厂 ,另外 ,还有 47个工厂计划将于 2 0 0 5年建成投产 .此举将会降低美国对进口石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