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东平湖36个不同位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o、Cr、Cu、Mn、Ni、Pb、Sr、V、Zn等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东部湖区明显高于西部湖区。采用富集系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东平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东部湖区沉积物中存在Cu、Ni、Pb、Zn污染,其中Cu元素污染风险高于其他元素,污染程度呈自湖东部向湖西部逐渐减少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67.8%,主要载荷因子为Ni、Cr、V、Zn、Co、Pb和Cu,反映了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的影响;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14.0%,主要支配Mn和Sr的载荷,反映了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工业废水排放、煤和石油的燃烧、废弃物燃烧和农业种植等人为因素是造成东湖区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南水北调东线的河流型湖泊水质是整个东线水质的重要保障.然而,东平湖面临硫酸盐无法稳定达标问题,其浓度分布对评价东平湖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定东平湖及其上游汇水河流的地表水、湖泊上覆水、地下水硫酸盐浓度,以及土壤和沉积物硫酸盐含量,探讨了东平湖流域硫酸盐来源、污染成因和治理对策.结果表明:东平湖流域上游河水硫酸盐浓度超标并不明显,而大部分湖水硫酸盐浓度均高于250 mg·L-1,均值达326.4 mg·L-1东平湖硫酸盐污染来源可分为外源污染、内源污染,其中,南水北调东线来水和大汶河流域均对东平湖硫酸盐有一定贡献;各类排污向东平湖流域排放水溶性硫酸盐总量约为48000 t·a-1,其中,混合污/废水和工业企业废水约占水溶性硫酸盐排放总量的94%;土壤硫酸盐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土壤盐渍化对东平湖湖水硫酸盐浓度升高有一定影响;内源污染中,沉积物的硫酸盐主要集中在靠近如今水产养殖禁养水域,也表明了水产养殖的长期影响,其累积硫酸盐缓慢释放会造成局部水体硫酸盐含量升高,并在相当长时间内影响东平湖水质.本研究对东...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东平湖菹草-上覆水-沉积物系统中重金属汞(Hg)和砷(As)的含量特征及相互关系,于2015年5月菹草生长的旺盛期在东平湖沿湖采集了33个点位的菹草、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Hg和As的总量,并采用生物富集系数法评价了菹草对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中Hg和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东平湖上覆水中Hg和As浓度的均值分别为0.769μg·L~(-1)和7.86μg·L~(-1),以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为参比,As全部达标;Hg超标率为73.3%,其均值是Ⅲ类水标准值的7.7倍.表层沉积物中Hg和As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072 mg·kg~(-1)和17.09 mg·kg~(-1),分别为山东省土壤背景值的3.6倍和1.8倍.菹草中Hg和As的含量均值分别为0.169(干重)和2.11 mg·kg~(-1)(干重).菹草对上覆水、表层沉积物中Hg、As的富集系数空间差异性较大,且对上覆水中Hg和As的富集系数(16.2—2581.9)远高于对表层沉积物中的富集系数(0.07—26.2).表层沉积物中Hg、As与有机质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但Hg、As在菹草-上覆水-沉积物系统中相关性不显著,说明了该系统中Hg、As迁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4.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应用连续提取法测定了其中的总磷(TP)、弱吸附态磷(NH4Cl P)、铝磷(Al P)、铁磷(Fe P)、钙磷(Ca P)、残渣磷(Res P)、有机磷(OP)等形态磷的含量,探讨了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平均含量为79538 mg/kg,与我国其他湖泊相比含量较高。表层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含量为3849~1158.3 mg/kg,约占沉积物中总磷的8076%。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在〖JP+1〗沉积物中的含量大小顺序为:Ca P>Res P>Al P+Fe P>NH4Cl P,分别占无机磷的448%、312%、231%和09%。老湖码头和湖心岛附近沉积物中有机磷含量略高于其他区域,这与两处附近均有大片网箱养殖区和接纳较多生活污水有关。生物可利用磷在东平湖沉积物中的含量较高,平均为2458 mg/kg,占总磷的309%,沉积物中磷向上覆水释放的潜在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25.
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来源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13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东平湖PAHs含量为49.40~133.67ng/g,湖东南站位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量含量最高。多环芳烃的含量沿湖水流向依次降低。分析发现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污染源为燃料燃烧、油类高温裂解、泄露。东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污染生态风险较低,单个点位芴的浓度稍高,存在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6.
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湖泊,在防洪、灌溉、休闲旅游、水产养殖及水资源供应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后的东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健康状态,于2016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及2017年1月(冬季)对东平湖不同空间区域(根据调水路线划分为进水区、湖中区和出水区)的...  相似文献   
27.
东平湖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平县环境监测站从1996年开始,对每年发生的第一场洪水进行水质跟踪监测。结果表明,SS是主要污染物,涨洪段和洪峰段监测值分别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181倍、215倍,TN的高峰值出现在退水段1和退水段2,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级标准6 54倍、5 68倍,洪峰的COD监测值为133mg/L,超标5 65倍。洪水入湖后湖区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老湖镇入湖口河道污染最重,除上游洪水带入大量污染物外,洪水入湖后冲击养殖区,使大量含有机质的底质泛起,加重了入湖口附近的水污染。指出,悬浮物的骤然增加和溶解氧的持续过低,大汶河流域内地表水水质恶化以及养殖区规划不合理和养殖方式不当是导致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南四湖和东平湖表层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和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慧  郭文建  刘绍丽  李红莉  岳太星 《环境化学》2020,39(12):3279-3287
  相似文献   
29.
30.
浮游植物的密度、组成及其分布模式是大型水库营养状态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参数,而相关研究相对缺乏。在黄河小浪底水库与东平湖各选取3个断面,其中每个断面各设内、中、外3个位点,2011年8月自上述位点采样分析了不同深度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种类丰富度与多样性。东平湖可见浮游植物共计6门55属(种),包括绿藻门23属(种)、硅藻门13属(种)、蓝藻门11属(种)、裸藻门4种,甲藻门和隐藻门各2种;小浪底水库可见6门63属(种),包括绿藻门28属(种)、硅藻门16属(种)、蓝藻门13属(种)、甲藻门、裸藻门和隐藻门各2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平湖浮游植物诸参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基本无显著差异(仅不同深度的种类丰富度明显有别)。与前期数据相比,该湖仍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且较为稳定。另一方面,小浪底水库浮游植物诸参数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且在陈家岭断面距表层4 m处显示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最大值。因此,贫营养的状态至少在该水库的局部尚存,但缺乏稳定性。相关结果可为上述大型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和渔业发展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