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34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中,京华时报报道的失范致使其公信力受损,被大众认为有滥用舆论监督权的嫌疑。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怎样合理使用自己的舆论监督权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72.
消费问题:环境问题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消费问题的理论透视,提出人类要摆脱环境问题就必须首先变革传统消费理念,消除和解脱不良消费模式。所谓消费问题乃是人类的消费行为存在问题,其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大大超过了人类自身的实际需要,诸如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消费理念进入了大众的生活认知和心理层次。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受消费欲望驱使的不当消费行为,是造成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消费问题缘由于对消费者主权观片面曲解下的消费至上主义。消费者主权理论的偏颇在于其与生态伦理观是相悖的,它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的骄横,实际上是对人们贪欲的一种默许和肯定。因此,人类应当根除消费至上的价值目标,用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和塑造消费行为,理性地实现自身的消费需求,这是人类解除消费问题并进而摆脱环境问题困扰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3.
2005国家统计局修正 GDP 数据: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近2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7%的“十五”预期目标,中国人都着实高兴了一把;另一方面,在“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透露,每年因生产事故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国 GDP的2.5%,我国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发生事故约80万起,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3万人,因事故导致的伤残人员约70万人。  相似文献   
74.
《现代职业安全》2007,(1):16-17
中国的安全生产问题.在众人瞩目中已成为关涉中国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被方方面面的敏感因素牵动.其造成的影响.又有形或无形地渗透到社会各个层级。  相似文献   
75.
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环境与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逐渐认识到传统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逐渐被世界所接受。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协调配合。本文主张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以强化人类自我约束,合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60年代,环境教育首次由英国教育学者提出后,在科学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指导下取得了很大发展。西方环境教育研究者认为,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的种种中突和矛盾,是由科学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的缺陷造成的。促进环境教育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到解释主义和批  相似文献   
77.
郑琦 《绿叶》2012,(4):109-113
大卫.佩珀(David Pepper)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中最为活跃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代表作《现代环境主义导论(1996)》中,他批判地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深生态学中的思想观点,把它们综合成一种激进的绿色政治,力图在当前生态环  相似文献   
78.
一些国家抱着强权主义观念不放,可忘记了中国人从来就具有压而不服的传统。在稀土问题上,完全可以本着和平协商的态度求得共识,一味地施压只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绿色思想     
《绿叶》2012,(6):119
马桂新在环境教育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应坚持生态整体主义,而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王民环境教育更主要地是一种环境意识的教育,而不只是环境专业知识的教育。朱启臻城乡一体化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应该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  相似文献   
80.
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如何在市场的驱动下,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成了新闻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陈永洲事件"为视角,结合"市场新闻学"的观点,探析了陈永洲事件中市场驱动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旨在为加强媒体自律精神、规范媒介行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