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何慧丽 《绿叶》2014,(8):22-28
近现代百年来乡村的受体角色,如今随着宏观环境的变迁,具有了相对向主体角色改善的可能性。当下在全国所出现的多种多样的新农村建设现象,只有在某种程度上内含着乡村主体性的因子,才称得上为乡村复兴。这需要巩固既有乡村结构性的优良传统关系,并接茬于现代组织制度的宏观背景。  相似文献   
32.
英语教学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 用和教师、教材的媒体作用,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坚持的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及教学实 践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33.
<正>新安法第九条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为我们加强综合监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切实改进和加强综合监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近些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安全生产领域一些长期存在的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还未从根本解决。各级综合监管部门的作用还没有一、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34.
从价值维度探索人类实践活动,旨在透视隐含于实践活动中价值主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把握价值创造规律,实现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活动是把党与广大人民群众这两个价值主体联结一起,两者构成了主体际关系。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应始终贯彻人民主体性的价值思想原则,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以"人民幸福"为最高价值追求,不断地提升价值创造力。  相似文献   
35.
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历史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6.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目的应是培养其成为人格健全,能够适应留守生活,未来能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其关键在于建构留守儿童主体性。农村学校教育中农村文化缺位及城市文化专断的状态,以及教师的非理性关爱,压抑了留守儿童的主体意识,不利于留守儿童主体性建构,导致教育目的发生偏离。对此,可通过合理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加强城乡文化的有机结合,培养教师的理性情感态度来改善。  相似文献   
37.
如何有效激活农民主体性,激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群众参与是实现农村环境善治的重要议题。村庄调研发现,在当前国家资源向村庄密集输入的情况下,自上而下的单一环境供给方式既浪费资源,又难以满足居民诉求。动员村庄女性群体组织化参与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自下而上的群众动员和需求整合的有效方式。一方面,女性群体因其身份在村、关系在村,市场参与不足,成为村庄环境整治的潜在力量,与环境治理事务具有耦合性。另一方面,组织化参与为女性社会性身份的展演提供长效机制,利益吸纳成为激发女性参与的直接诱因。女性群体参与人居整治实践机制反映的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环境治理需要抓住核心力量,对积极分子进行识别、激活和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