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10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33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用后向空气轨迹方法对胶州湾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青岛崂山点位2005-2009年的大气监测数据,利用HYSPLIT4.8模式和象限分析方法,计算出污染物的方位贡献情况,判断出胶州湾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路径主要为北、西北和西部路径,S02、N02和PM10在北部和西北部象限的5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5.32%和28.21%、21.16%和21.53%以及20.25%和22.83%,这与胶州湾东方和东南方为海洋、北方和西北方为工业城市有关.通过个例分析得出的传输路径与象限分析的结果一致.另一方面,胶州湾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在过去5年中的年均值浓度变化显示,SD2浓度呈下降趋势,NO2浓度呈上升趋势,PM10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为调查青岛市和周边5个省污染物排放水平对胶州湾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分析了2005-2009年的相关环境统计数据,SO,的排放量下降,燃料煤消耗量、氮氧化物排放量以及机动车数量逐年升高可能是导致胶州湾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22.
丹江口水库流域氮素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全面了解丹江口水库流域氮素污染状况,对库区26个点位及10条主要入库河流入库口处的表层水样进行了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采样与监测,探讨了氮素时空分布特征。入库口总氮检出范围为1.31~10.96 mg/L,其中泗河和神定河入库口总氮最高。总氮为库区水质主要限制因子,年均总氮质量浓度为1.13~2.71 mg/L;汉江库区整体上总氮污染水平略高于丹江库区,且与丹江库区相比,汉江库区受点源排放的影响较大。10条入库河流总氮的总年均输入量为63 347.31 t/a,其中汉江的总氮输入量最大;入库河流总氮控制的关键在于溶解性有机氮和硝酸盐氮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3.
贵州省乌江干流思南段作为思南县县城饮用水源,存在水质达标率不高的问题,给思南县的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乌江思南段现存的主要环境问题,对总磷超标问题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同时乌江作为贵州的经济动脉,伴随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导致乌江水质改善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24.
网络版摘要     
基于扫描电镜成像的纤维滤料结构重建及其影响因素朱小洁1钱付平1张浩1尹孝辉2(1.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2.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为了获得纤维滤料的微观结构信息,通过扫描电镜(SEM)获得滤料的截面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  相似文献   
925.
王晓冬  朱佐刚  马驰 《安全》2018,39(4):31-33,36
本文根据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对59辆M1型车辆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简析其浓度关系,并以苯为代表性物质对本次检测车辆车内空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健康风险分析,为进一步完善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控制车内空气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6.
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60年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中国自然灾害研究进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在自然灾情调查与综合研究、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自然灾害区域危险性危害性风险性分析、人口—资源—环境—灾害互馈系统问题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预报探索等方面的进展,以及研究并提出推动减灾系统工程,建立了自然灾情评估统计标准体系,进行了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开展了国际灾害与减灾科学交流。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提出了"自然灾害双重属性"的新观念,奠定了灾害社会属性和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界定了自然灾变与自然灾害的科学涵义;将系统科学引入灾害科学研究;建立了自然灾害研究的工作系列和模式;深入发展了"灾度"概念的内涵,成为统一全国各类灾情评估与对比的量度标准;贯彻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根据实践验证与提高灾害科学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927.
<正>由北京宜为凯姆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EHC原位生物化学修复地下水技术,适用于饱和层地下水和土壤的原位修复,可处理的有机污染物包括含氯溶剂、氯苯、有机炸药、大多数农药、卤代烷和硝酸盐等。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EHC药剂由缓释碳源、强还原性矿物质和营养物质组成,协同化学还原和厌氧生物修复机理降解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928.
Plackett-Burman法筛选污水中氨氮去除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广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936-2940
结合生产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A2O生物处理单元、AB生物处理单元、微絮凝过滤单元和次氯酸钠消毒单元等对氨氮的去除效果,采用基于蒙特卡罗(Monte-Carlo)模拟的概率统计方法对该厂再生水中氨氮符合相应标准的概率(保障率)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氨氮存在较大的超标风险,对此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全流程处理工艺中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主要控制因子:混合液回流比、过滤池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和接触池中次氯酸钠投加量,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29.
近年来淄博市由于加强了对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排放企业脱硫除尘的监管,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浓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燃煤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使氮氧化物浓度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使淄博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在一、四季度高于二、三季度;同时污染物浓度和风速、湿度呈负相关,和温度、气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0.
安全关口前移,到底前移到哪里,怎样落到实处?日前,中国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专题调研期间,出席了中国民航局中南局安全座谈会,并与驻场五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就安全工作进行了座谈,重点就如何贯彻持续安全理念,如何实现安全关口前移作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